未成熟的罗布斯塔豆 / pixabay
或许你这才恍然大悟:总算明白为啥喝速溶,比喝自己做的咖啡更提神了!毕竟罗布斯塔豆的咖啡因含量在1.7%-4%之间,比阿拉比卡豆要高。
原料廉价,香气也几乎没有——这还与三合一速溶咖啡的干燥工艺有关。
速溶咖啡的制作过程,是将预处理过的生豆焙炒,再磨碎进行萃取。通过真空浓缩后,大部分采用用热加工的喷雾干燥法,使速溶咖啡粉成形。但由于咖啡里面的“芳香物质”很怕热,在较高的干燥温度下,直接挥发掉了,加上此前的萃取和浓缩过程,咖啡豆本身的香气所剩无几,冲泡出来的咖啡退化成了香油味。
速溶咖啡的制作过程——咖啡豆烘干和研磨 / bilibili@茶水间的咖啡师
不过对速溶咖啡来说,最大的优势还是价格。是咖啡味的糖水又何妨,都这么便宜了,还要啥自行车!
不过,我真的不建议你多喝三合一速溶咖啡。这些年,咖啡圈也卷出风格、卷出水平,各种平价又好喝的新型咖啡层出不穷,多花十来块钱你真的能收获完全不同的咖啡体验。
————
偏爱咖啡香气?冻干粉锁了
随着干燥工艺的升级,速溶咖啡有了plus版——冻干咖啡粉。因为干燥工艺的变化,冻干咖啡粉的香气自然也跟着变高级了。
有海绵状微孔的冻干咖啡粉 / pixabay
冻干粉的原理不算复杂,正是中学物理的“升华”:在约-40°C 的低温下,咖啡浓缩液先被冻成冰,又经历大型破碎,产生许多细碎的冰晶微粒,再被一起打包送入高真空环境,加热升华,把水分速速送走,留下了纯粹的冻干咖啡粉[2]。
由于在低温和真空条件下,那些对高温敏感的芳香物质无处可逃,所以冻干粉咖啡的香气更浓,口感更纯正。水蒸气虽然升华了,但爱过还是留下了痕迹,那些它们带来的海绵状微孔,让冻干粉的速溶性也非常不错。
这是纪录片《咖啡工厂揭秘》里冻干咖啡粉的生产线,非常神奇
当然,由于技术壁垒离不开金钱支持,价格水涨船高,冻干粉比起喷*速溶咖啡,价格会稍高出1.5-2倍。
但这不妨碍冻干爱好者的一把子支持:自从入了冻*坑,从此其他咖啡是路人。
————
挂耳咖啡,冲泡也有讲究
挂耳咖啡也一定要拥有姓名。它起源于日本,号称“有杯有水,就有好咖啡”。由于滤袋两边的“挂耳”而得名。
由于是密封的独立包装,挂耳咖啡的方便携带,可以说是众多社畜的福音。当出差旅途中、或办公桌上需要有一份随时取用的咖啡时,说不定挂耳能成为首先被翻牌子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