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都有关于吃蟹的记载,蟹胥、镂金龙凤蟹、糖蟹、洗手蟹。
这些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菜名,足见古人对螃蟹有多么喜爱,也见证了古时候烹饪的智慧。
唐代著名诗人黄庭坚那句“海馔糖蟹肥,江醪白蚁醇”,简直就是对螃蟹的最高褒奖。
以前吃螃蟹,那可是个技术活。明朝人发明了一整套吃蟹工具,锤、刀、钳,甚至发展到六十四件,跟考古挖掘似的。
现在好了,一把剪刀搞定,豪放点的直接上手啃,省事多了。蒸、煮、炒、炸、腌、烤,螃蟹的烹饪方法也是五花八门,但为了保证鲜度,大多数人还是选择蒸煮。
绑起来,肚子朝上,扔进锅里,简单粗暴,最大程度保留了螃蟹的原汁原味。当然,怎么吃、什么季节吃也是很有讲究的。
农历九月母蟹正是蟹黄丰满的时候,味道鲜香、油脂细腻,口感达到了巅峰。农历十月是吃公蟹的好季节,半透明的蟹膏是公蟹独有的,膏香四溢,吃起来那叫一个过瘾。
区分公母也很简单,看看肚子上的“脐儿”,尖的是公的,圆的是母的。“九月团脐十月尖”,老祖宗总结出来的经验,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