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味道鲜美
成为很多小伙伴的心头爱
但前不久家住深圳的一家三口
却因为吃了“这样的”螃蟹
而住进了医院
前段时间,深圳市人民医院感染内科收治了一家三口,三人因吃完醉蟹后先后出现了发热、腹痛、腹胀、乏力、食欲下降、干咳等症状。
检查发现,三人的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经过寄生虫抗体、CT等进一步检查,三人被诊断为“肺吸虫病”。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什么是肺吸虫病?这跟螃蟹又有什么关系?
吃螃蟹要注意哪些事项?
如何选购螃蟹?
肺吸虫病主要是肺吸虫的虫体在人体内穿行或寄居引起的疾病,肺吸虫不仅可寄生在肺部,也可寄生在其他组织或器官。
肺吸虫的虫卵寄生在淡水石蟹或蝲蛄的体内发育成为肺吸虫囊蚴,人如果进食含有这种囊蚴的生的或未煮熟的石蟹或蝲蛄时,囊蚴就会趁机进入人体的消化道,穿过肠壁进入腹腔,沿肝脏表面上行到达胸腔,进而侵入肺部并发育为成虫。
肺吸虫大多定居在肺部,极少数成虫偶尔可以沿胸腔的大血管及血管周围软组织上行,侵入颅内,进而引发脑炎或者脑膜炎等疾病。
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症状轻重与入侵虫种、受累器官、感染程度、机体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
起病多缓慢,因准确感染日期多不自知,故潜伏期难以推断,长则10余年,短则数天,但据以往数据显示,多在6~12个月。
患者有低热、咳嗽、咳烂桃样痰和血痰、乏力、盗汗、食欲不振、腹痛、腹泻或荨麻疹等临床表现。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排出的痰液和粪便是具有传染性的,陪护人员要做好防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