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姓氏顺口溜,回民打招呼语言

首页 > 民俗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9 03:32:52

百泉飞渡位于缑氏镇南部的终南山上。1974年7月7日开工兴建,12月1日建成。渡槽中镌刻有“百泉飞渡”四字题额,两侧刻楹联“壮志满胸怀,山河重安排”“群英造山河,长虹映太空”。参加会战的有扒头、官庄、李庄、南家村四个大队,由缑氏公社统一组织。自终南山西,提浏河一库(位于齐家窑村)水上岭,通过渡槽扩大水浇地面积。渡槽全长共1000米,84孔,其中15米跨孔28个,10米跨孔8个,6米跨孔31个,3米跨孔17个,复拱圈128个,墩基85个,墩长分别为2.5米、1.8米、1.4米和1.2米,墩宽1.1米。墩基下挖1.25米;每5孔或变跨孔交接处有加强墩,共设加强墩23个。拱上为矩形石墩流槽,设计流量为0.3m3/秒。全部工程投工7.5万个,完成土石方5600立方米,包括配套工程,可灌溉耕地4000余亩。开始几年,几个大队曾用渡槽灌溉良田,收成喜人,后来,各村打了机井,浇地方便,且更节省,渡槽遂停用。

七、治疗偏瘫,仁心医术

回民姓氏顺口溜,回民打招呼语言(13)

扒头村的中医治疗偏瘫远近闻名,根据不同病情,对症下药,配制成多种类型的中成药,疗效奇特,现已发展诊所10多家。其中李隆升(1935~2017),为支持教育,专门拿出20万元,成立教育基金会,资助师生。为此,1999年12月1日,缑氏二中特建立碑亭,立碑纪念。今录出纪念碑全文如下:

回民姓氏顺口溜,回民打招呼语言(14)

纪念碑

今录纪念碑全文如下:

李君隆升,扒头李氏中风专科传人之杰出者。气宇轩昂,识见超人,少怀奇志,长嗜岐黄。性善良,热心公益、教育事业。少孤,由祖母力耕教养,入县中就读,贫不能续业。归耕自学,勤奋有加,箪食瓢饮,不改其乐。遵母训,学成悬壶,一鸣惊人。师祖创新,采用纯天然中药,诊治各类型中风导致的中风不语、半身不遂、口歪眼斜、四肢麻木、疼痛等症,疗效显著,获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业成之后,忆少年失学之苦恼,无力购读之烦闷,尤以生平无力进入中高等学府深造,为国家社会作出较大贡献引为终身憾事。因此这些年曾多次捐款为贫困户排忧解难,并捐资六万元兴建中学图书馆,购置了一些必要设备和图书,受益者虽已不少,而李君则远未满足。积铢累寸醖建百年树人基石。一九九七年李君倡议集资创建扒头村教育基金会,旨在扶助村中有志儿女贫困至失学,英才得以上进。辛勤园丁亦能获得相应礼遇,率先将多年所蓄人民币贰十万元慨然捐出,高风懿行,深得广大干群赞誉,赠名“河南省偃师市扒头村隆升教育基金会”,一九九八年元月二十四日会同缑氏镇教育组挂牌成立,由偃师市公正处“公证书”存档。

各种基金会之设,虽已风靡海内外,而本会之创建,在我市尚属首例。李君一再捐资助学之精神,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行见扒头村民学校,必将乘此东风,发展自身优势,为培养造就贫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戮力同心,大创辉煌。执事者勉之,监理者勉之,受益者亦勉之。

,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