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经元光三年(前132年),“朔方亦穿渠,作者数万人”的第一次开发,元狩四年(前119年),“汉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稍蚕食,地接匈奴以北”的第二次开发和元封三年(前108年),“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的第三次开发,宁夏平原水利开发达到第一次高潮。
然而永和六年(141年),安定、北地等郡内徙,水利建设停顿。魏晋时,随着民族南迁的大潮,漠北游牧鲜卑部落相继进入宁夏平原,昔日灌区重新沦为牧场,水利设施遭到彻底破坏,至此完成了宁夏平原水利建设的第一次生死轮回。
2、魏晋到唐的100年经营
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刁雍出任薄骨律镇将后,上表建议修渠,重修艾山渠,总结出“一旬之间,则水一便,水凡四溉,谷得成实”的灌溉制度,从而使“官课常充,民亦丰赡”。经过北魏、北周的经营,宁夏平原的水利得以再次恢复。中唐以前100多年的持续开发,宁夏平原水利建设蓬勃发展,至开元、天宝(715―775)之际,农田灌溉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成为秦汉以来的第二次繁荣发达时期。
但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开始走向衰落,至德元年(756年),唐肃宗即位灵州之后,调集西北边军勤王平叛,西北边防空虚,吐蕃乘机占据河西、陇右。进入宁夏南部后,南侵中原,北攻灵盐,“塞水口及支渠”,农田灌溉工程遭到严重破坏。长期战乱,“人亡三分之二,比于天宝中有十分之一”,水利工程大部分失修废弃,无法恢复。宁夏平原水利经营又经历了第二次大起大落。
3、西夏200年的经营
西夏王朝统治西北的近200年中,是汉、唐以来宁夏平原农业经济最繁荣的时期,灌溉事业十分发达,在疏浚扩展原有渠道的同时,还“支引黄河”大力开挖新渠,与汉、唐以来相继运行的5大干渠联结配套,形成灌溉网络,“故灌溉之利,岁无旱涝之虞”。
宝庆二年(1226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消灭西夏,使渠系配套、灌溉农业发达的宁夏引黄灌区成为一片废墟,灌溉设施毁坏无余。有元之世,宁夏平原的人口和经济实力远不及西夏时,水利建设仅限于维护整修旧渠,没有大的发展。明朝初年,朱元璋废宁夏府,“弃其地,徙其民于陕西”。河套平原再次空无人居,水利建设亦即废弃。第三次渠务经营的峰谷轮回宣告结束。
4、明清以来持久经营
宁夏卫成立后,中断的水利建设才告恢复。洪武十二年(1379年),河州卫指挥使宁正“兼领宁夏卫事,至则修汉唐旧渠,令军士屯田,引河水灌溉数万余顷,兵食以足”,使废府移民而废弃的元代旧渠初步恢复运行。
洪武、永乐年间,大规模的屯田,加快了水利建设的步伐。持续不断地疏浚整治,使各大干渠引水能力达到新的水平。宁夏平原在清代前期,无论工程建设、灌溉管理都有发展和提高,除对原有渠道彻底整修外,还开辟了一批新渠,组成了比较完整的灌溉网络,并且完善了渠道岁修和开水轮灌制度,使宁夏平原的渠务经营进人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清代后期,社会问题激化,宁夏平原死于兵燹和不堪屯役压榨而逃亡者,数以万计。同治元年(1862年),西北回族起义,宁夏成为主战场,空前惨烈的战乱,使水利岁修难以正常进行,而交战双方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决渠放水,淹灌敌营,水利设施毁坏空前严重。至此,宁夏平原水利经营的兴废历史轮回,完成了第四次。
虽然在宁夏平原的渠务经营中,历代都有屯田的军人进驻和民众的招徕,如始皇三十六年,“迁北河榆中三万家”,并实行“耐徙三处,拜爵一级”等筹措资助迁徙、鼓励移民定居。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冬,“有司言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县官衣食振业,用度不足,请收银锡造白金及皮币以足用,初算缗钱”。
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五月,“灵武、振武、天德三城封部之内皆有良田,缘无居人,久绝耕种”,遂下令“自今已后,天下囚徒合处死刑,愤非巨囊者,特许生全,并家口配流此三道,仍令本军镇各收管安存,兼接借农具,务使耕植”等等措施,但西北边塞,环境恶劣,条件极为艰苦,对于远离家乡的内地戍卒和民众来说,视若畏途,被征发到的人如同被判死刑。随着政府控制力的减弱,许多屯田军民又纷纷迁回。
所以宁夏平原虽然很早就得到开发,但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缓慢,加之政府多次为了战争的需要,坚壁清野,尽迁本地军民于他处,使历代人口常大起大落,严重地影响了宁夏平原渠务经营的连续性,而再次招徕军民屯垦,可谓难上加难。
所以历代中原王朝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边塞之地的弃守之争,到北宋时期仍然有“灵武居绝塞之外,宜废之以休中国飞挽之费”之议,也就见怪不怪了。
三、4次经营轮回的特征及现象从以上对历史时期宁夏平原的经营来看,有以下现象或特征。
其一,论宁夏者曰:“三面据边,独以一面屏蔽关陕,此岩疆也。”又曰:“擅河渠之利,丰稻秫,足鱼盐,此沃壤也。”以此“岩疆”的边塞要地地理位置和“沃壤”的优越自然地理基础,使其较早地进入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相互争夺的视野,使宁夏平原渠务经营的时间早、规模大,也决定了渠务经营的兴衰与边事要紧与否息息相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