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修剪标准图,绿化造型修剪的正确方法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4-01-29 10:13:17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技术规范的定义、园林植物整形修剪的意义、作用、原则、时间、次数、技术要求、安全措施以及卫生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长江以南范围内的园林植物整形修剪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CJJ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82-201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1192-2016 公园设计规范

CJJ/T91-2017 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GBT51168-2016 城市古树名木养护和复壮工程技术规范

DB43T618-2011古树名木保护和养护技术规程

3 定义

除以下定义外CJJ/T91-2017 中的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整形

对树木施行一定的技术措施,以形成栽培者所需要的,树体自然生长所难以形成的树体结构和外形。整形通过修剪完成。

3.2 修剪

服从整形的要求,对树木的干、枝、叶、花、果、芽和根等进行的剪截、疏除、造伤等操作。修剪是在树木成形前后,为创造和维持、发展树形采取的措施。

3.3 树冠

主干以上枝叶总称。

3.4 冠高比

树冠高度与主干高度的比值。

3.5 主干

第一个分枝点到地面的部分。

3.6 中干

主干在树冠中的延长部分。

3.7 主枝

着生在中干上的主要枝条。

3.8 侧枝

着生在主枝上的主要枝条。

3.9 骨干枝

组成树冠骨架永久性枝的总称。如主干、中干、主枝、侧枝等。

3.10 延长枝

各级骨干枝先端延长部分。

3.11 新梢

落叶树在落叶前,常绿树自春季至秋季当年抽生的部分,也称作当年生枝。

3.12 一年生枝

当年抽生的枝条从落叶到第二年该枝上的芽萌发前为止,这样经过一年生长的枝条为一年生枝。一年生枝有大量的芽,通过修剪可促进进一步分枝,是整形修剪的主要对象。

3.13 二年生枝

一年生枝春季萌发后到第二年春季萌芽前为止,称二年生枝。

3.14 并生枝

自节位的某一点或某个芽的位置并生出 2个或2个以上的枝。

3.15 平行枝

2个枝条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互平行生长的枝条。

3.16 直立枝

垂直于地面直立向上生长的枝条。

3.17 重叠枝

2个枝条在同一个垂直面上,上下互相重叠。

3.18 轮生枝

枝条间着生点相距很近,好似从一点发出,放射状伸展。

3.19 内向枝

向树冠内方生长的枝条。

3.20 斜伸枝

与水平线成一定角度的枝条。

3.21 交叉枝

互相交叉的枝条。

3.22 萌蘖枝

根或枝干上由不定芽萌发抽生的枝条。

3.23 徒长枝

生长特别旺盛,枝粗节大,含水多,节间长,芽小而不饱满,组织发育不充实,常直立向上生长。多着生在枝条背部或枝叉间。

3.24 开花枝

着生花芽的枝条,观花树木称花枝,果树上称结果枝。根据枝条的长短又分为长花枝、中花枝、短花枝和花束状枝。

绿化修剪标准图,绿化造型修剪的正确方法(1)

各修剪枝条名称

4 整形修剪的意义和作用

园林树木栽培通常讲究其观赏效果,一方面强调绿化布局中的树木配置,另一方面重视树形结构;任何树木如不采取整形修剪措施,放任生长,则难以达到园林绿化的立意要求。

4.1 调节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

4.1.1 整形修剪对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

通过对园林树木一些枝条的修剪如修掉病虫枝、瘦弱枝、徒长枝、萌蘖枝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及不必要的营养消耗,有利于健壮枝条的培育,培育成我们想要的树形。

4.1.2 调节营养生长和开花结果

适当的修剪可维持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间的平衡(保证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在数量上相适应),修剪可使树体养分集中、新梢生长充实,可促进大部分短枝和营养枝成为花果枝,控制成年树木的花芽分化比例。

加强营养生长——令其多发长枝,少发短枝,促发强枝,为形成花芽制造营养。

加强生殖生长——令其多发中短枝,积累营养以促进花芽分化;做到长、中、短枝、花枝和营养枝等各类枝条互相搭配,既有一定的数量和比例关系,又要注意分布位置。

疏花疏果——果树和观果树避免大小年,观花树可年年花开满树,避免花、果过多而造成的大小年现象。

降低飞絮——对柳树、杨树、悬铃木等树木在满足基本景观需要的前提下加大休眠期修剪力度,全面清除当年生枝条,或对当年生枝条进行重短截,减少开花结果量,从而减少飞絮,降低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影响。

4.1.3 调节树体内水分、营养和激素

根冠平衡:根系和树冠水分代谢的平衡是移植成活的关键。树木移栽过程中根系损失严重,吸水能力降低。如胸径10cm的出圃苗木,移栽过程中可能失去95%的吸收根系,因此必须对树冠进行适度修剪以减少蒸腾量,缓解根部吸水功能下降的矛盾,提高树木移栽的成活率。反季节种植时,地上部分的修剪至关重要。

4.2 促使(衰)老树的更新复壮

树体进入衰老阶段后,树冠秃裸,生长势减弱、花果量明显减少。通过更新修剪,对衰老枝条强剪或疏除,或对衰老树上的主、侧枝分次锯除或回缩,以刺激枝干皮层内的隐芽萌发,选留其中生长势强,位置分布合理的新枝替代原有老枝,进而形成新树冠,以恢复树势、更新老枝的修剪方法。

4.3 通过修剪改善树木通风透光条件

当树冠过度郁闭时,离心秃裸明显,枝条下部光秃,叶片位于树冠外表,开花部位外移,树体下部仅有树干,树冠成为单薄的天棚形。及早疏除过密枝条可有效防止这一现象的产生。同时树冠过度郁闭,加大内部相对湿度,也易诱发病虫害。通过适当的疏剪,可使树冠通透性能加强、降低相对湿度、增强光合作用,从而提高树体的整体抗逆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4 调控树形和尺寸,形成景观特色

4.4.1 控制树体生长,体现并增强设计师的意图

每个设计师都有心目中最完美的设计思想表达,园林树木以不同的配置形式栽植在特定的环境中,并与周围的空间相互协调,构成各类园林景观。栽培管护中,修剪不仅是树木健康生长的保证,而且可以控制与调整树木的树冠形状和结构、形体尺度,以保持原有的设计效果。

日常养护管理:除病弱枝、枯枝、过密枝等,使树体呈现最美的姿态;

维持和有效利用空间:山石上或有限的空间的树木,要控制树体生长,达到紧缩成寸、小中见大,并与空间协调统一;建筑前的树木和藤本,需要控制一定的冠幅和分布,以免影响室内通风、采光。

4.4.2 调节枝干方向

植物艺术造型通过整形修剪来改变树木的和枝*方向和形态,创造出具有更高艺术观赏效果的树木姿态。

4.5 解决树木与建筑、道路的矛盾,避免安全隐患

4.5.1 根据树木生长位置,控制树冠枝条的密度和高度。

①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一般人行道净空2.5m,车行道净空要求4.5m以上,以保证行人和车辆通行减少行车安全事故;

②通透式配置绿地上配植的树木,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9m至3.0m之间的范围内,其树冠不遮挡驾驶员视线的配置方式;

③中间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m至1.5m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5倍;d.停车场种植的庇荫乔木可选择行道树种。其树木枝下高度应符合停车位净高度的规定:小型汽车为2.5m;中型汽车为3.5m;载货汽车为4.5m。

4.5.2 保持高架线、电线电缆的安全距离,避免枝干伸展损坏设施

绿化修剪标准图,绿化造型修剪的正确方法(2)

树木与架空线的安全距离

4.5.3 打开“风路”,通透树冠,降低风压,增强树体抗风能力,防止风倒。(特别对于浅根性树种,很容易风倒,在设计及修剪时应特别注意)

4.5.4 及时去除枯、死枝干,避免折枝倒树,保障行人、车辆安全。

5 整形修剪的原则

园林树木整形修剪应遵循幼树轻剪、老树重剪,强树轻剪、弱树重剪的基本原则,采用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三种修剪样式,其中自然式整形修剪适用于庭荫树、园景树,规则式整形修剪适用于绿篱植物,混合式整形修剪适用于行道树、园景树。

5.1 服从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和功能,植物生态优先原则(因需修剪、为我所用)

5.1.1 行道树

以遮阴生态功能为主,保证足够的枝下高,主干要达到2.5~3.0米,树冠高宜占全树高度的 1/2~2/3以上。要保护树冠,对于不影响行人和车辆安全的大枝可不做修剪。

5.1.2 观果树

多产果为目的进行修剪。

5.1.3 花灌木

观花灌木:群体美要轻剪(花多),强调个体美可重剪(花大果大);

观枝灌木:保证大多数枝条处于最佳观赏年龄,逐年分次更新老干。

5.1.4 园景树和孤植树

尽可能使其自然生长,扩大树冠,体现自然美;对于非道路绿地中的乔灌木修剪,在不影响行人行走的前提下,保持自然式修剪,一般定干高大于2.2m即可。

5.1.5 绿篱

经常修剪,保持造型,根据长势进行衰老更新。

5.1.6 竹类

修剪以间伐为主,去老留新。

5.1.7 草坪

草坪的修剪应及时进行,修剪要平整,使草的高度一致,边角无遗漏,路边和树根的草要修剪整齐。

5.1.8 藤本植物

在实际工作中,藤本植物很少修剪,主要的工作重点在形成固定的形式并规范其生长,防止生长过野。

5.1.9 水生植物

以疏剪为主,并及时清除水体及岸边非目的性和影响景观的水生植物。

5.1.10 桩景

服从整形的要求,去除树体的部分枝、叶器官,达到调节树势、更新造型的目的。

5.1.11 草本花卉

本着控制形态,促进开花和更新复壮为修剪原则。5.1.12 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的修剪应符和GBT51168-2016 城市古树名木养护和复壮工程技术规范和DB43T618-2011古树名木保护和养护技术规程

5.2 遵循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因树修剪、随树做形)

5.2.1 根据树木的年龄时期,各年龄时期修剪的重点不同。

①幼年期:为尽快形成良好的树体结构,以短截为主,促进多发长枝,再选留骨干枝以加快树体结构形成;树体结构基本形成后,为提早开花对于骨干枝以外的其他枝条应以轻短截为主,促发中短枝,制造更多的营养,促进花芽分化。

②成年期:树木处于旺盛生长的开花结实阶段。花果类树种的修剪在于调节生长与开花结果的矛盾,使营养枝和花果枝保持适当的比例,形成健壮完美的树形,防止不必要的养分消耗,稳定并延长丰花硕果的状态;为延长该阶段推迟衰老阶段的到来,可逐年选留位置适当的萌蘖枝,逐年疏掉老枝,保证枝条的不断更新。观形类的树木,通过修剪保持原有树形,以防变形和内膛空虚。

③衰老期:树冠衰老,通过修剪促进向心更新,以重短截为主,激发更新复壮活力,恢复生长势,修剪强度应控制得当;此期,对萌蘖枝、徒长枝的合理有效利用(更新树冠和骨干枝),具重要意义。

5.2.2 树木生长发育习性

5.2.2.1 枝条和分枝习性

单轴分枝的树种,干性强,保留主干和中干,控制侧枝、剪除竞争枝(避免形成双叉树形)和干扰树形的侧枝,保证中*顶端优势,如白杨、银杏具有明显的主干,要保留中央领导干。

对于形成尖塔形或圆锥形树冠的树种如雪松则要少修剪,以除病弱枝和扰乱树形的枝条为主。如果要培养球形或矮化树冠,则去除顶芽,打破顶端优势。

对于合轴分枝的树种,易形成多叉树干,整形时不留或仅留少量中干。可将顶枝短截,剪口留壮芽,形成粗壮侧枝,以逐段合成主干向上生长。顶端优势不强,发枝力强的合轴分枝树种,整形时不留中干,形成圆形、半球形等形状。如榆叶梅、栀子花、黄刺梅等。假二叉分枝和多歧分枝的树种,可按分枝方式形成开张的树形。可将树干顶梢下面的侧芽剥除其中一个芽的方法来培养中干。

对于喜光的树种,如梅花、碧桃、榆叶梅、玉兰等,为促使其多开花,宜修剪成自然开心形;枝条下垂并开展的树种,修剪时在枝条拱起部位的附近短截,选留外芽,以扩大树冠,形成开展的树形。如龙爪槐、垂枝梅、垂枝桃等。

5.2.2.2 成枝力的强弱

发枝力和愈伤力差的树种轻剪或不剪;如玉兰、梧桐、桂花、银杏等;发枝力和愈伤力强的树种能耐多次修剪,可以重剪,如悬铃木、国槐、白蜡、月季及可作绿篱的树种如大叶黄杨、黄杨、金叶女贞等;

5.2.2.3 花芽着生部位、性质、分化时间

不同树种的花芽着生部位不同,有的着生于枝条的中下部、有的喜生于枝梢顶部;花芽性质,有的是纯花芽,有的为混合芽;开花习性,有的是先花后叶,有的为先叶后花。花芽分化的时间,有些在夏秋,有些在冬春;所有这些性状特点,在花、果木的整形修剪时,都需要给予充分的考虑。

玉兰、厚朴、木绣球等具有顶生花芽的树种,不能在休眠期或者在花前修剪;榆叶梅、樱花等具腋生花芽的树种,可视具体情况在花前修剪,但以短截为主;迎春、桃等具腋生纯花芽、叶芽的树种,剪口芽不能是纯花芽,否则花后会留下一段枯枝,影响树体生长;对于观果树木,幼果附近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叶片作为有机营养的供体,否则花后不能正常座果,落果严重。

5.3 根据生长地的环境条件(因境修剪、因景修剪)

5.3.1生长地的生态条件(因境修剪)

生长在风口处和多风地区,树木的根系要深,乔木主干不宜过高,应采用低干矮冠的整形修剪方式,并适当疏剪枝条,保持良好的透风结构,增强树体的抗风能力。

在盐碱地、地下水位高、土层薄(大多经过换土)处,也要注意应低干矮冠的整形修剪方式;地下水位高处,乔木定干要低。

生长空间的大小、光照、水肥条件等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土地肥沃处以修剪整形成自然式为好,土壤瘠薄处应适当降低分枝点;在春夏雨水过多,易发生病虫害的地区,应采用通风透光的树形;在气候干燥,降水量少的地区,修剪不宜过重。孤植树和丛植树生长空间较大时,在不影响周围配置的情况下,孤植树要开张枝干角度,最大限度地扩大树冠;如果生长空间较小,则应通过修剪控制树木的体量,以防过分拥挤,有碍观赏和生长。

同时要解决树木与建筑、架空线、交通信号灯、导向标识、行车视线之间的矛盾。

5.3.2 树木生长地的配植环境(因景修剪)

不论树种是否相同,只要在景观中作用、功能及景观需求不同,就应采用不同的整形修剪方式。如桃花:栽植在湖边,可修剪成悬崖式;种植在大门两侧,可整形修剪成自然开心形、桩景或半球形;配置在草坪上,则以自然开心形为宜。如榆叶梅:梅桩式,适合配置在建筑、山石旁;主干圆头形,配置在常绿树丛前面和园路两旁;丛状扁球形,适宜种植在坡形绿地或草坪上。

5.4 因枝修剪,随树做形

对于造型树则要维持造型形状进行修剪,掌握每个部分枝条开展角度,根据树木生长、开花的特点调整,安排好大、中、短枝,调整好营养枝和花枝的比例,不可违背树木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

5.5 主从分明、均衡树势

5.5.1 主从分明

骨干枝分布合理,层次分明,下层枝大于或强于上层枝,主枝强于侧枝,从属枝要服从于主枝,这种主导与从属关系保持不乱。

5.5.2 树势均衡

同一层次(级次)骨干枝生长势、分布相对均衡,生长势不能左右不均。应该要体现健康、均衡整齐的美。对主枝来说,强主枝强剪、弱主枝弱剪,当枝条分布不均衡时,主枝越粗壮,新梢就越多,合成有机养分的能力越强,进而生长更加粗壮;反之,弱主枝则因新梢少、营养条件差而生长衰弱。

欲借修剪来平衡各枝间的生长势,采取“抑强扶弱”的方法,就是强主枝修剪量大(保留枝条短),弱主枝修剪量小(保留枝条长),在饱满芽位置处修剪,尽量抬高枝势。对弱主枝上的侧枝或各级延长枝来说,修剪时掌握强侧枝弱剪、弱侧枝强剪的原则。

侧枝是构成树冠、形成叶幕、开花结实的基础,生长过强或过弱均不易形成花芽,对强侧枝剪量轻一些(弱剪)或甩放(即不修剪),促使其侧芽萌发、增加分枝、缓和或抑

制其生长势,促进花芽形成,而花果的生长发育可进一步抑制强侧枝;对弱侧枝剪量要强一些(可重剪),剪到枝条中部的饱满芽,萌发壮枝,这类枝条形成花芽少,消耗的养分

少,对该枝条的生长势有增强的作用,进而获得强壮的侧枝。

6 修剪时期和修剪次数

园林植物修剪四季都可进行,但应遵循春、夏季修剪以抹芽为主,秋季修剪侧重修枝,冬季修剪侧重定型。

6.1 修剪时期

6.1.1 剪除枯死枝、病残枝及去蘖、抹芽等修剪应随时进行,做到随产随剪。

6.1.2 极端气候(如强风、暴雨、冰雹、强降雪等)造成树体倾斜、枝杈劈裂、折断等,应及时修剪。

6.1.3 疏除大枝(干)或枝组回缩修剪应在休眠期进行。休眠期修剪是指树木落叶后至第二年早春树液流动前这段时间修剪。一般为12月-次年2月,对不耐寒的种类,如紫薇、木槿等可推迟到早春萌芽前(3月中)进行。早春时,树木已度过严冬,此时伤口最容易愈合,一般是修剪的最佳时期,但过迟时,树液上升会导致养分丧失。

6.1.4 紫薇、木槿等以观花为主的当年生枝条开花灌木的整形修剪应在休眠期进行;而榆叶梅、碧桃等以观花为主的两年枝条及贴梗海棠、紫荆等多年生枝条开花灌木的整形修剪应在生长季进行,尤以花后修剪为主,休眠期以剪除枯死枝、病残枝和疏除过密枝、短截无花芽或少花芽枝条为主。

生长期修剪是指萌芽后至新梢或副梢停止生长前这段时间修剪(一般指3月至10月)。目的是抑制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也可及时疏除过密枝,有利于形成通风透光的树体结构。生长期修剪宜早,使枝条有足够的时间生长及积累养分,当年一次分化开花型的树种(珍珠梅、紫薇等)若为延长花期,可在花期结束后修剪一次。

6.1.5 球或篱状种植灌木修剪应在生长季进行,宜安排在 5 月上旬至 8 月下旬。

6.1.6 有严重伤流和易流胶的树种修剪应避开生长季和落叶后伤流严重期。

6.1.7 常绿树种的修剪适期:以观叶为主的树种,宜在春梢抽生前老叶最多或即将脱落时进行。常绿花灌木,桂花、山茶等,除过热或过冷的天气外,可终年修剪,但以早春萌芽后到初秋之前为好,使伤口在生长季结束前愈合,并有利于新稍的生长。

6.1.8 移植大树时,应在移植前1-2年分期断根、修剪,以提高移植成活率。

6.2 修剪次数

6.2.1 乔木根据生长速度及修剪需要,一般速生树种每年休眠期修剪一次;中慢生树种2-3年修剪一次。

6.2.2 新植灌木,栽植后三年内每年休眠期修剪不少于 2 次,生长季修剪当年生枝条开花灌木不少于2 次,两年及多年生枝条开花灌木不少于 3 次。

6.2.3 栽植三年后的灌木至未呈现衰老症状前,每年休眠期修剪不少于 1 次,生长季修剪不少于 2 次。

6.2.4 衰老灌木,每年休眠期修剪 1 次,2~3 年进行 1 次回缩更新修剪,生长季修剪不少于 2 次。

6.2.5 生长势和萌芽力弱的树种,修剪次数应适当减少。

6.2.6 绿篱灌木修剪应使绿篱轮廓清楚,线条整齐,顶面、侧面平整柔和,每年修剪不少于2次。

7 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技术要求

7.1 修剪程序和顺序

做到“一知、二看、三剪、四检查、五处理”。

一知:知道不同修剪方法所达到的修剪效果,知道待修剪树的生长发育规律,明确修剪目的,知道操作规程,知道修剪工具的适用;

二看:观察树型结构,看树体枝条分布是否合理、有无偏冠,看清哪些该剪,哪些该留;

三剪:根据因地制宜、因树修剪的原则做到合理修剪,由内向外,由基到梢;

四检查:认真检查修剪是否合理,有无漏剪错剪,以便修正或重剪;将修剪时挂在树上枝拿走;

五处理:剪下的枝条要及时处理,不遗留病虫源,伤口要进行防腐、防病处理。

7.2 修剪方法

7.2.1 休眠期的修剪方法:疏、截、放、伤、变

7.2.1.1 疏(疏剪或疏枝)

将枝条从分生处剪去。抹芽、摘叶、去萌、疏花疏果也属于疏。疏的作用有:①改善通风透光和营养的分配,可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着色;②可以更新丛生灌木的老枝(疏剪的工作在生长期和休眠期均可进行);③调节整体与局部生长势(整体生长削弱,刺激局部生长。往往能够增强同侧剪口以下的枝条,削弱同侧剪口以上枝条生长势)。

疏剪是最常规的修剪方法,如疏除树冠上的老弱枝、病虫枝、伤残枝、枯枝、树形的一切枝条。

绿化修剪标准图,绿化造型修剪的正确方法(3)

绿化修剪标准图,绿化造型修剪的正确方法(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