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汽车南站小巷子,长沙汽车南站小巷子叫什么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10-22 04:56:41

田汉与女友安娥

我爷爷和田汉先生是老朋友,当时他郎家正在南岳衡山的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当教官,经常陪田汉喝酒散心,所以知道这段故事。后来田汉先生举家迁至桂林,根据自己的感情经历写了个话剧《秋声赋》,剧中讲了发生在桂林和长沙留芳岭的两段故事。

抗战时期,留芳岭确曾有一所孤儿救助机构,《秋声赋》虽然主要是写发生在桂林的文人故事,但剧中的两位女主角(田汉先生以夫人和前女友为原型写的)在长沙合力抗击敌兵,掩护孤儿院的孩子们撤退的事情也着墨甚多。田汉先生的这段爱情故事还真不是我娭毑打乱讲,我后来还查到过有关资料。

留芳岭,是长沙北门外不多的小山之一,原为一片荒山,初名牛坊岭。不过经民国后期、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多次建设,山包已被削平,位置在湘春路与湘雅路之间。湘春路是长沙市最早的马路之一,西起湘江河边,东至芙蓉中路,全长一公里多,它与北边同为东西向的湘雅路之间低矮的山包就是留芳岭,后来泛指这个地区。

这个地方在五十年代至今的建设中,曾多次发掘出战国及东汉时期古墓葬,间接证明长沙城的悠久历史。留芳岭上还曾有一口著名的井,知道的人并不多。民国时期为解决居民用水困难,长沙市政府在留芳岭开凿一座深300英尺的自流井,水质良好,可供居民饮用。此井是当时湖南省唯一用于城镇供水的机械抽水井,为长沙市自来水之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此建成了留芳宾馆,是当时长沙城不多的中大型宾馆之一。

我长大后搬离小吴门,就很少到北边来,好怀念北门附近的老街。有个几十年的梗朋友叫铁别,以前住在北站后面的便河边,有天我跟他扯谈,讲起我对北门这边的老街和老故事有兴趣。铁别一拍大腿:“你要我爷老倌讲噻,箇只老别以前在北站外拖板车,现在老咖哒,最喜欢泡茶馆,给人讲故事。”

我决定第二天一早请他爷老倌陈爹吃茶。

陈爹快八十岁了,身体还蛮健旺,现在跟铁别一家住在先锋厅,每天早上七点钟出门,先到先锋厅口子上的“清泉阁”包子铺买两个包子,再步行到坡子街的火宫殿吃茶。我还奇怪,如至今哪个本地人,尤其是老口子会去火宫殿凑热闹?

我去了一次才知道,火宫殿的早茶生意还蛮好,坐的都是长沙老口子,而且多是六十岁以上的爹爹娭毑,传来的都是巴黏的长沙话。我在里面算最年轻的。

火宫殿从中午到晚上确实是被外地游客占据了,不过早茶时间却是长沙老口子的专场。早茶形式简单,花十块钱(据说几年前还只要五元)在收银台拿个杯子,自己去放茶叶和冲开水,一大桶茶叶就放在桌上,放多放少随便你,还可以随时兑开和换茶叶,都要自己动手。

陈爹年轻的时候以拖板车为生,*是重体力劳动,所以身体健旺。他告诉我,以前北站的大门外是长沙铁运处,负责北站的零担运输任务,主要是用汽车运送工业品和大件物资。留芳岭东边连接今天的芙蓉路,当时叫做北站路,得名于湘雅医院对面的老火车北站。老火车北站建于清末,1911年正式投入运营,1935年,迁址此处改建为长沙北站,也是长沙最早的客货列车编组站。

在历经百年后,老火车北站于2012年5月30日正式关停,退出城区。当年9月2日,老火车北站被拆除。

长沙汽车南站小巷子,长沙汽车南站小巷子叫什么(5)

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北站的货物仓库 图源:人民铁道网

北站对面,即留芳岭口子上,是北区搬运站。运输工具是板车,主要负责零散物品的运输。陈嗲年轻时就是在这里工作。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长沙城汽车还不多,老城区道路又多狭窄,板车是最常用的运输工具。虽然当时也有速度比板车快,周转率高,也更省力的脚踏三轮车,但板车的载货量是三轮车无法比的。

拖板车是重体力劳动,俗话讲拖板车是“手刹车,脚加油,喇叭安在嘴边头。七十二行,板车为王,眼睛睁爆,颈根扯长”,描述得极为形象。

以拖板车为职业的人特别多。与北站一墙之隔的便河边,居住着很多拖板车的人。这个工作是计件工,拖的货物多、趟数多就赚得多,只要舍得下力气,一天干上十来个小时,月收入至少是当时干部和工人的三倍以上。不过这项使人艳羡的工作不是谁都可以*,没有出众的力气和体力干不来。

板车的载重量大约有一吨多重,板车师傅为了多拖货物,还经常用挡板加高板车周围,工作的时候大都赤裸着油黑茁壮的臂膀,用肌腱强健、青筋鼓突的手掌紧握着板车的车架,低垂着的头几乎和地面平行,弓着背艰难地前行,身上的汗水像小溪样往下淌,在身体上和地面留下一道道的痕迹。

长沙是丘陵盆地,东南以丘陵为主,东北以岗地为主,体现在城区就是上下坡特别多。拖重货时,就需要有人在后推,特别是拉上坡的时候。这就是长沙城的细伢子寒暑假和周日赚零用钱的机会,推板车俗称“㩳上岭”,推一个长长的上坡的价格,约定俗成是两分钱。若是推的距离远,最高可以赚到一角钱。

陈爹不光只健旺还健谈,一上午不仅跟我讲了拖板车的故事,还讲了好多北门一带的老建筑。比如长沙市二医院,前身是彭家井天主堂医院,位于长春巷天主教堂后,最开始只是设在天主堂内的一个小型诊所;湘雅医院的早期建筑群现在只剩下四五栋老建筑;好多名人的旧居都在此地等等。

长沙汽车南站小巷子,长沙汽车南站小巷子叫什么(6)

民国时期的天主堂医院 图源:《老照片中的长沙》

陈爹讲得最多的是寺庙、道观和老教堂。这也是长沙城北的一道很特别的风景,除了开福寺、铁佛寺外,这一带有长春街的天主堂、外湘春街的永恒堂、北正街的圣公会礼拜堂和潮宗街的真耶稣教会堂。四座教堂离得很近,都是上世纪初陆陆续续建立的,至今保存完好。其实长沙城北的教堂原本还有一些,如西长街的循道会教堂、一路吉祥基督教青年教会等,皆因城市发展的需要,或消失殆尽,或改作他用。

陈爹讲的这些地方我都熟悉,铁佛寺早就不存我也知道,只有个东岳宫我细时候没见过。陈爹讲,它位于黄兴北路与湘雅路交界的西南角熙宁街内,是个道观,以前藏在小巷深处,又破破烂烂,所以知道的人不多。黄兴北路修通后,这里才重见天日,就在文昌阁的斜对面。

我回家后查了查资料,清同治《长沙县志》卷三十一《寺观》有简略记载:“东岳庙,湘春门外,铁佛寺右。同治元年,众姓重修。”文夕大火中,东岳宫大半被毁于一旦。建国后,东岳宫几位道长于1950年响应政府号召,先后让出宫中房屋,开办积福堂小学和仁胜小学。后因历史性原因,道士全部离开,东岳宫完全成了学校。1966年,两所学校迁出后,市政府将东岳宫划拨给长沙医用设备厂作厂房。20世纪末,东岳宫大部坍塌,2009年重建。

铁别看我的面子,今天耐着性子陪爷老倌吃茶,早就坐不住了,插话道:“爷老倌你讲下箇边的老饭铺噻,枬别你记得不?你谈爱的时候最喜欢带女朋友来二马路吃宵夜,可惜现在都拆咖哒。”

北二马路,俗称二马路,在湘春门外铁佛寺原址上修筑而成。民国时期的湖南高等农校曾建农场于此。民国湖南著名报人李抱一说:“近年,农业学校将农场卖去,改作街市马路,从中间直贯,铁佛寺的故迹完全消失,铁佛寺石坊残碑,也不知落在何所了”。

北二马路这一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是长沙最早的夜宵市场。夜宵市场后来渐渐延伸扩展到湘雅路北边的三角塘,形成了一句俗语:“二马路和三角塘就是个交朋友、打良心讲的好地方。”意思是不管认不认得,只要在这里吃顿夜宵,就能成为朋友。

傍晚时分,从湘雅路一路往西,走到一条南北走向、人声鼎沸、香飘四溢的小巷时,你便到了二马路。不长的巷子北端以排档和小饭店为主,尤以路口的“北二石锅鱼”生意最火爆;南端则汇集着烧烤、麻辣烫一类的流动摊点,人气颇旺。这里在七十年代曾是一个农贸市场,搭起一排的塑料顶棚,从早到晚都是人来人往。后来慢慢起了门面,老街坊便有人开起了饭店。北二马路跟北正街一样今已不存,成为了黄兴北路的一段延伸。

陈爹眼睛一瞪:“你就是只饿痨鬼,只晓得吃,你看枬伢子好有文化,我讲故事他还拿笔记下来。二马路箇里,原来有烈士祠你晓得不?”

铁别还是很怕他爷老倌的,低头嘟嘟一句:“我只晓得烈士公园。”

这里曾有烈士祠我也不晓得,至少我小时候没见过,于是陈爹爹就讲了这个故事:

1911年10月22日,湖南革命党人焦达峰、陈作新率领湖南新军首先响应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一举推翻盘踞于湖南省城的清政权,建立以焦达峰、陈作新为正副都督的湖南军政府。但十天后,湖南发生有策划的兵变。湖南军政府副都督陈作新被引诱前往大王家巷和丰火柴厂平息挤兑风潮,而伏兵埋伏于北门外。陈作新遂被*于铁佛寺街(今二马路)。乱兵随即返城,将焦达峰*害于都督府内(今市青少年宫)。深孚众望的谭延闿被逼迫成为湖南*。焦达峰陈作新遂被厚葬于岳麓山,并建湖南烈士祠,铸造焦达峰、陈作新、杨任三烈士铜像。烈士祠先设在曾国藩祠内,后迁外湘春街此处。湘春路湖南烈士祠在抗战胜利后在祠内改办崇烈小学,1952年改名湘春路小学,后成为北区少年宫,今已拆除。

长沙汽车南站小巷子,长沙汽车南站小巷子叫什么(7)

烈士祠旧照 图源:《老照片中的长沙》

上面这张照片摄于小吴门附近的曾国藩祠改建的烈士祠,旗杆两端巨型石台上高立的就是在日本为焦达峰、陈作新两位烈士铸造的铜像。当时国内的铸像技术不过关,是花重金在日本铸造的。

长沙汽车南站小巷子,长沙汽车南站小巷子叫什么(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