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眉瞪目,若有所思。借问佛子,怒生何处。喜为怒对,怒亦喜因。画师着笔,任其传神。第十一,罗怙罗尊者,今定为喇乎拉尊者,位第十。
此外,来寺游山的仕宦文人也常索请图画来看。为应付这些“祈雨”“观画”的要求,并保护原作,寺僧只好将真迹摹成几个仿本。此画也率然成为后世图写罗汉像最著名的范本之一,为历代画人仿摹不绝。而随着真迹的磨灭,流传于世,供人品评赏鉴的便是这些水平高低不平的摹仿本了。
倚槎枒树,憩伛偻身。谁为触背,谁为主宾。示其两指,以扇拂之。捉摸不得,拟议即非。第十六注茶半托迦尊者,今定为租查巴纳塔嘎尊者,位第十一。
清初,《十六罗汉像》(应为怀玉山系统的传本)为浙江钱塘圣因寺所得,供奉于寺内的西湖山房。
有台其背,有厖其眉。经横于膝,无虑无思。稽首尊者,寿复何若。侍然灯筵,待弥勒阁。第一宾罗跋啰堕阇尊者,今定为毕那楂拉拔哈喇錣杂尊者,位第十二。
圣因寺原本是康熙皇帝第五次南巡在西湖孤山建的行宫,后因继位的雍正皇帝不爱南巡,为节省行宫的“物业维护费”,便将行宫改成圣因寺,用以供奉康熙的牌位。之后的乾隆皇帝重启南巡,为便于在寺内拜祭康熙牌位,便将圣因寺一分为二,分一边在寺旁重建行宫。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乾隆皇帝南巡驻杭州西湖,亲到圣因寺瞻礼,便得以见到贯休这套《十六罗汉像》的传本。
了一切法,参如是经。水流石冷,风过花馨。示囫囵地,示光明藏。立意扫除,是谓理障。第十半托迦尊者,今定为巴纳塔嘎尊者,位第十三。
展玩之下,乾隆皇帝爱不释手,叹为奇笔,亲题像赞和跋语:
“唐贯休画十六应真像,见《宣和画谱》。自广明至今垂千年,流传浙中,供藏于钱塘圣南巡驻西湖行宫,诣寺瞻礼,因一展观,信奇笔也。第尊者名号,沿译经之旧,未合梵夹本音,其名次前后亦与章嘉国师据梵经所定互异。爰以今定《同文韵统》合音字位次注于原署标识之下,各题以赞,重为书签,仍归寺中传世永宝。夫四大本无,画于何有,仍斤斤于名相文字之别,得毋为诸善者诃耶?御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