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龙资料 个人资料,魏龙为什么不火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12 18:52:59

来源:中国战略支援微信公众号 作者:邹维荣、魏龙

沙场面孔

魏龙 军报记者 邹维荣

“向右——看!”在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声中,由战略支援部队某部308名官兵组成的信息支援方队,雄姿英发,气宇轩昂,通过阅兵场,接受*和全国人民的庄严检阅。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型作战力量,这是战略支援部队首次在阅兵中亮相。

透过硝烟弥漫的阅兵场,记者在朱日和训练基地,追随着那一张张果敢坚毅的面庞,走进了沙场,记录下了他们圆梦军旅奉献青春的沙场故事。

魏龙资料 个人资料,魏龙为什么不火(1)

邹冬冬和战友们正在训练

追 梦

邹冬冬,湖南衡阳人,1988年12月30日出生,2007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6月考入国防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2013年12月毕业,现任战略支援部队某部某技术组副组长。

摘下钢盔,邹冬冬的脸颊两侧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邹冬冬笑着说,战友们都称其为阳光留给的“最美勋章”。

2007年,邹冬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安交通大学。站在一个人生的选择点上,邹冬冬选择了国防生,走上了一段不平凡的军旅生涯。

随着学历提升,邹冬冬对部队的感情也愈来愈深。2011年,邹冬冬顺利进入国防科技大学,继续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后,他的第一志愿就是到基层部队去,在充满硝烟的战场上,把部队的印记烙得更深。

2014年3月,邹冬冬被组织选派到原济南军区某蓝军旅当兵锻炼。部队的战士们都不怎么服气这个刚从象牙塔走出的“一道杠”。但是随着邹冬冬带领旅篮球队打败了多年连续卫冕冠军的对手,又接连在演示文稿制作等宣传工作上崭露头角,战士们对他的眼光开始发生变化。

魏龙资料 个人资料,魏龙为什么不火(2)

邹冬冬纠正参训人员动作

在基层战士中间,威信的树立并没有那么简单。在手枪和步枪实弹射击考核中,老排长向邹冬冬叫上了板。邹冬冬凭借扎实的功底和训练,最终还是以绝对优势胜出。

走进演训场,渐渐闻到了硝烟的味道。3个月后,邹冬冬就被选任排长。在某次实兵对抗演习中,他带领战斗小组建指挥部、挖战壕,战术灵活,组织有序,圆满完成了演习任务。

如何在新质战斗力中寻求增长点?又如何把书本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新型作战力量?邹冬冬一直在思索着:“相比于硝烟炮火,在看不见硝烟的无形战场上,世界大国之间的较量也更加激烈。”

为期一年的当兵锻炼结束后,邹冬冬回到了战略支援部队某部。一年间,邹冬冬吃到了苦,这苦中更有无尽的宝贵财富。

每天一大早,邹冬冬都是第一个走进值班大厅,学习业务知识。从一个学徒做起,邹冬冬虚心向老高工和技术人员学经验、学方法,学习笔记更是记了一大摞,里面密密麻麻勾画着各种标记和示意图。任务多,他就主动请缨,从每一个简单的代码写起,时间不长,邹冬冬就能独立胜任很多任务。

魏龙资料 个人资料,魏龙为什么不火(3)

邹冬冬在训练中

付出总有回报。在岗位考核中,邹冬冬编写代码、运指如飞,任务实施方案制定合理,所有的业务考核骨干都不由得啧啧称赞。

如今,邹冬冬已担任某技术组副组长。就像当初在战场组织战斗小组挖战壕一样,他把每一名技术人员的擅长发挥到极致,优化安排每个人最拿手的型号任务,确保所有的分工安排高效合理。

能力在应急任务中一次次被检验。一次,邹冬冬夜间作战值班期间,突然接到紧急任务,雪上加霜的是地面通信系统此时正好发生故障导致链路中断。邹冬冬迅速切换连通其他通信链路,推演任务预案,快速精准按照应急任务流程操作,保障了任务顺利完成。

前期,某地方研究所承担的项目,经过检验可靠性并不高,后续的任务进程也因此受到影响。目前,邹冬冬的队组已经主动承担了该项目的自主开发和优化设计。

攥指成拳,凝聚的合力更有*伤力。在上级组织快速响应演练中,邹冬冬带领队组冷静处置,精确推预案,精准操控应急流程,任务圆满完成。

“当兵,谁不想在阅兵场上接受最高统帅的检阅。”走下阅兵场,邹冬冬告诉记者,这次走上阅兵场,并非首次。2013年,国防科技大学组织60周年校庆时,邹冬冬曾在学员方队里光荣接受了*的检阅。

“第一次是激动,这次更多的是责任和使命。”邹冬冬说,这次是新型作战力量首次接受检阅,每个官兵只有把更好地融合自身、融合条块、融入全军作为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在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中像“动车组”一样同向而行,同向发力,才能在全军联合作战体系中的“贡献率”不断提升。

在野营村驻训龙虎榜上,训练标兵一栏赫然写着邹冬冬的名字……

魏龙资料 个人资料,魏龙为什么不火(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