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2和at3的区别,at2与at3区别

首页 > 汽车 > 作者:YD1662023-04-21 00:30:09

10、美国重新定义高血压标准:

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年会在美国加州举行。在年会上,AHA公布了新版美国高血压指南。该指南对高血压的诊断、降压目标及相关建议进行了调整。

美国在2017年的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将高血压的定义从≥140/90mmHg修改为≥130/80mmHg,标准更加严格。美国此次修改高血压治疗指南的改变主要是诊断标准下降后,还将高血压前期分为两个级别:血压升高阶段期、高血压1期。此外,之前的高血压1、2、3级均汇总为高血压2期。

(1)美国新指南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血压大于或等于130/80 mmHg为高血压。剔除此前的标准:≥140/90mmHg;

血压升高(Elevated blood pressure):收缩压120-129mmHg,舒张压小于80 mmHg;

1期高血压:收缩压130-139 mmHg,舒张压 80-89 mmHg

2期高血压:≥140/90 mmHg。

(2) 降压目标及建议

正常血压人群: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至少每年体检一次;

血压升高人群:改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科学饮食、合理运动、避免喝酒等,3-6月重新评估;

1期高血压人群:采用改善生活方式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干预方式控制血压。心血管病或10年心血管病危险≥10%,降压目标是130/80 mmHg;若10年心血管病危险小于10%,也应该把血压降至130/80 mmHg以下。稳定性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慢性肾病和脑卒中(非急性期)患者的降压靶目标值应为130/80 mmHg。

2期高血压人群:即血压大于≥140/90 mmHg的人群,在调整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采用2种一线降压药物或固定剂量复方制剂调控血压。

(3)血压测量注意事项

美国新指南对血压的测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下图),为保证血压测量的精确性,请注意以下几点:

测量血压前静坐5分钟,测量前30分钟请勿吸烟、运动及摄入含咖啡因的饮料;

测试开始前及测试中请勿说话;

测量时血压袖带应该放在右侧,与心脏位置处于同一水平;

测量时右臂放于桌面,身体坐直,双脚置地;

建议测量1分钟后再次测量血压并记录平均值;

记录每次测量数据并定期校准血压计确保其精确性。

at2和at3的区别,at2与at3区别(17)

1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新变化

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无疑关系到越来越多的家庭,据统计,我国现在约有2.9~3亿高血压患者,1/3成人患有高血压。这个概念用另一种说法就是,按四口之家划分咱们的人口数据的话,高血压的影响可以说能到每家每户了。

中国有关防治指南的前世今生:

作为心脑血管病发病的第一危险因素,中国 71% 的脑卒中和 54% 的心梗死亡都与高血压有关。最早在 1999 年,刘力生教授组织编纂了第一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 年、2010 年分别进行修订认识,可见通过大量临床研究对高血压的认识以及防治工作都在不断更迭。

剥茧抽丝高血压评价与分级

近期由中华医学会、中国高血压联盟共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已经公布。

跟美国高血压治疗指南的不同之处就是,中国的高血压治疗指南没有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作出类似的改变,依然使用之前的高血压分级方法,与欧洲的高血压治疗指南一样,把血压分成了几个层次:理想血压、正常血压、正常高值以及高血压1、2、3级。

(1)中国新版高血压指南中,高血压的定义不变:

在药物干预之前,SBP≥140 mmHg和(或)DBP≥90 mmHg,定义为高血压。

(2)中国新版高血压指南新增加了130~139/85~89 mmHg范围,列入危险分层表。在今后临床血压低于140/90 mmHg在临床上仍旧不能掉以轻心,需要综合患者的心血管病变来对患者的血压进行合理控制; 将糖尿病区分为无并发症的糖尿病和有并发症的糖尿病;疾病史增加了CKD,并按照CKD 3期和CKD 4期进行了区分。进一步强调了高血压伴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

(3)中国新版高血压指南对测量与诊断要求更加精细化

中国新版指南与以往相似在在血压测量方面进行了重要推荐,尤其是推荐使用国际标准(BHS,ESH,AAMI),认证合格的上臂式自动血压计, 目前仍可使用水银柱血压计,但由于汞的环境污染,水银柱血压计将逐步被医用电子血压计取代。

(4)中国新版高血压指南用药类型稳中求精

从药物治疗方面来看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物均仍作为初始治疗用药。再根据特定人群的类型、合并症选择针对性的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

一般患者采用常规剂量,老年人及高龄老年人初始治疗时通常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根据需要,可考虑逐渐增加至足剂量。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物,以有效控制24h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仍然强调作为终生治疗,高血压药物治疗要个性化即考虑用药方案的临床药效,也要综合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

对血压≥160/100 mmHg、高于目标血压20/10 mmHg的高危患者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联合降压治疗(证据水平Ⅰ,C),包括自由联合或单片复方制剂。

对血压≥140/90 mmHg的患者,也可起始小剂量联合治疗(证据水平Ⅰ,C)。

SPC也许将成为高血压治疗首选

at2和at3的区别,at2与at3区别(18)

12.高血压病临床研究展望:

2017年11月美国新版高血压指南将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至130/80 mmHg,且建议将大多数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并且指出2期高血压或血压超过目标值20/10 mmHg者,首选2种一线药物(自由联合或单片复方制剂)治疗;虽然欧洲高血压指南仍旧延续了≥140/90 mmHg这一诊断标准,但也将<130/80 mmHg作为多数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目标值,欧洲新指南更加重视联合用药在降压治疗中的作用。

为改善血压控制疗效与速度,建议多数高血压患者首选单片复方制剂治疗单片复方制剂简化了治疗方案(更少的服药次数与片数),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这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至关重要。

可以预测,在今后的降压治疗中单片复方制剂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应用范围亦将日渐广泛单片复方制剂简化了治疗方案(更少的服药次数与片数),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这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至关重要。可以预测,在今后的降压治疗中单片复方制剂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应用范围亦将日渐广泛。

at2和at3的区别,at2与at3区别(19)

九、高血压基因治疗新进展

1、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高血压的基因研究成为热点。功能克隆、候选基因策略、定位克隆以及定位候选策略等均是高血压基因研究的主要策略[2-4]。既往研究提示,高血压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并有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约有60%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3]。此外,高血压的家族聚集性还有以下表现:患有高血压的人群其亲属的高血压发病率及血压水平高于其他人群;夫妻双方均患高血压,其子女发病概率达46%,因为父母与亲生子女之间存在共同的遗传基础,可以证明高血压的家族聚集性主要是遗传因素的作用。高血压的家族聚集现象提示了遗传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可能与其他因素相关,如因有共同生活环境而共同存在的某些环境因素[4-6]。

2、高血压治疗的基因靶点

近年来,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和外显子测序研究发现大量与高血压相关的基因变异,揭示了血压调控的新机制,为高血压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靶点[5]。迄今国内外研究者所涉及到的原发性高血压候选基因有百余种,研究较多的候选基因主要集中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ACE、ACE2、AGT、REN、AGTR1)、离子通道(KCNJ1、CLCNKB、SLC12A3、SLC12A1、SCNN1A、SCNN1B、SCNN1G)、血管活性物质及相关酶(eNOS、CYP11B2、CYP2C8、EDN1、EDN-RA)、G蛋白信号转导系统(GNB3)、肾上腺素系统(TH、COMT、DRD1、DRD2、ADRB1、ADRB2、ADRB3、DBH、ADRA1A)及水盐代谢(ADD1)等[5-8]。

原发性高血压为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95%(以多基因遗传及显性遗传为主要遗传方式,目前对其致病基因了解甚少),而仅有1%的高血压病例为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即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性高血压综合征)[5,6]。

尽管高血压GWAS发现了许多与高血压关联的基因位点,为研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线索,但目前GWAS发现的基因变异位点只能解释人群中约2%的血压变异[6]。表观遗传参与高血压的调控,是联系基因、环境和高血压的重要遗传机制,为高血压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和RNA干扰等表观遗传学机制都可能参与血压调节和高血压发病[9]。

at2和at3的区别,at2与at3区别(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