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芋头,图片来源网络/
一、又闻芋头香剥芋吃,潮汕习俗谓之“剥鬼皮”。中秋佳节将至,如若要购买时鲜的祭品,潮人的第一反应是买上一个两三斤重的大芋头。俗语说:“秋天吃芋头,年年有余头”,白露凝汁,秋水盈池。潮汕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夏长冬短,水汽充足,非常符合芋头的生长习性,因而本地芋头生养得很好,拥有独特的板栗清香和豆沙口感,个大皮薄,肉糯无筋,松香绵密。拨开黑峻峻的粗糙表皮,露出夹杂着紫色槟榔花纹的芋肉,芋头品相和口感都极佳。
香港美食家蔡澜评论道:”潮人把芋头做得出神入化!“那是当然,煮、蒸、烤、烧、炒、烩、炸,随意烹饪,芋香在潮汕地区烟火缭绕间展现得淋漓尽致。袁枚的《随园食单》上早就写了“芋性柔膩,入荤入素俱可”。寻常日子的芋头饭,闲暇时分的炸芋丝,聚会宴席的八宝芋泥,更有潮菜经典佳肴芋糖玻璃肉,肥润醇香入心甜,将多油和甜腻完美结合,更是糯滑鲜爽到极致。芋头可咸可甜,热火一炊,入得了甜汤,下得了油锅。轻轻咬一咬,芋肉性情十分温厚,质地松软粉糯,味道粘滑爽口,既惹味又让人上瘾。肤如凝脂的芋肉如此妙不可言,也难怪古代的美食博主苏东坡老先生也盛赞芋头道“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
/▲翻砂芋头, 图片来源网络/
二、芋头正当时人间百味,地道风物,“煮芋云作钵,烧茅雪上眉”。吸饱了汁水的芋头,外鲜香绵软,内里干香松酥。既可充当主食,又可兼包容性极佳的蔬菜,荤口的如芋头扣肉,素口的似椰汁香芋芡实煲。芋头鱼头汤煮着吃,除了汤汁的醇白、鱼头的甘香之外,芋头软而不烂,滑似银耳;芋头绵细粉糯、柔如汤圆,入口即化,味道十分的滋润丰腴。中秋时节,鸭肥芋熟。小火、少水、慢煨是制作芋头焖肉的诀窍,“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灶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锅里先放油,姜、蒜、辣椒一同煸炒,再放点沙茶酱佐点水一同焖,香味直逼鼻腔,整间屋子都充满了食欲。一口芋头,酥甜糯口;一口鸭肉,皮脆肉香。浓浓的酱汁包裹着粉糯娇怯的内里,酱赋予的味道与芋头本身的口感碰撞在一起,镬气十足,热乎着吃最为带劲。为了多享受一会儿这美味,迫不及待地配上饭,这样吃都能多吃几碗。
喜欢吃芋头,又爱吃甜口的,沙绵粘软的芋泥可不能错过。三下五除二,将芋头切成薄片,一层一层叠放后,再请进蒸锅。只待蒸熟后碾压成泥,和着猪油跟油脂缠绵,混着白糖与甜蜜共舞,这时也无需其它调味,吃起来已经足够的细腻绵软。芋头坚韧外皮下是柔软的内心,淀粉颗粒比起土豆都要细腻上十分之一。要是你尝一口潮菜经典“糕烧双色",想必亦会赞不绝口。将番薯芋头蒸熟,再放进糖浆里文火熬煮,时间一点点过去,让水蒸汽慢慢将淀粉和糖味糅合,烹出芋头的粉和软。刚煮好的特别烫口,强忍着吹凉之后赶忙大咬一口,滚烫的香在口中回荡,哎呀齿颊留香。
/▲ 芋泥, 图片来源网络/
三、煨得芋头熟“深夜一炉火,浑家团栾坐。煨得芋头熟,天子不如我。”每一地的胃,都保持着自己的脾性及喜好。成长于潮汕地区的孩子,多是芋头从小吃到大,大块头的如迫击炮弹,小个头的鸡蛋般娇嫩小巧,各有各的妙处,各得一群热情的粉丝。
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余光中:“年轻的时候,大概可以躲在家庭的保护伞下,不容易受伤。到了中年,你自己就是那把伞了,八方风雨都躲不掉。然则,何以解忧?”家庭让自己活成了把伞,岁月让自己活成了屋檐,日月叠加,风吹雨打。檐下扎篱笆,檐上挂风铃。秋雨飘摇,雨打芭蕉声声脆;秋风乍起,风拂铃铛细细鸣。檐上檐下,延成一角画韵,自得一道风景。如今,芋头已经成为大家餐桌上的常客,闲时爱吃的零口。可老一辈吃芋头,起初都是为了温饱,而非口腹之欲,正如陈晓卿说过的:“就是在这些刚刚就能达到的温饱之需里,一些关于食物的记忆便深深埋下了种子,历经数十年都难以改变。”又是一年中秋佳节至,对于多少在外拼搏的游子而言,芋头不仅是昔日温饱的追溯,更是梦回故里的思念。
/ ▲炸芋丝,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