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专栏】
听雨
原创作者|刘静(江苏省徐州市郑集高级中学)
昨夜,明月朗朗,清风徐徐。
万不曾想到,半夜熟睡时居然被雨声惊醒。起床,开窗四顾,只见大雨犹如江湖倒挂,气势汹汹。那声音也是凄厉聒噪的。
我回到床边,躺下,却睡意全无了。这哗哗的汹汹雨声,实在叫人难以安眠。这样的雨夜,听雨,也是着实难受的事情呢。往小了想会觉得自己心情很郁郁;往大了也会想到这雨会不会导致城市积水,良田被淹?七月份郑州暴雨的伤痛,还让人印象深刻。此时,这雨声,让我觉得心神不宁,它又仿佛是天地宣泄般的哭诉。
我胆小又敏感,我不敢听雨。
一个人静默,就想起了五代 李煜的《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大约也是这样的雨夜,气温骤降又被雨声惊扰了梦境,他生理性地醒来了。身在他乡,亡国破家了,非人力所能改变。此时,不尽的故国之思涌上心头。但他似乎也很冷静,这就是现实啊,个人渺小,又能如何?在物理空间和时间的变化里,我们无可奈何。而只有梦里,轻松一点,忘却了所有。却还是被雨声叫回到了人世间。
李后主听雨,听出的是家国之悲,个人渺小的时空空间的感叹。
宋 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也很出名。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因为年龄、际遇、地域、环境的不同,“听雨人”感受也各不相同。
少年听雨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这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
壮年听雨有一种人生难言的孤独和失意,这是壮年漂泊“尝到人生滋味悲欢离合”的无可奈何。
“而今听雨”是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夜雨。此时已然看淡所有,心如止水了。也许也进入了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之境了。至少饱经忧患,已具有“欲说还休”的情感控制能力了。
谁的一生不是这么度过的呢?这是规律。
我还很喜欢清人朱彝尊的《桂殿秋》: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跳脱出原词的情爱之意,最后一句:“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是所有听雨人的真实写照。人的孤独感,不可突破,难以逾越。各人都要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停地修炼自己才好。
听雨,至少在我,觉得都是满腹心事,心情郁郁的。甚至觉得能听雨,听出好滋味的都是极勇敢的人。
听雨,也许听的是大自然的心情,四季不同,雨有大小,大自然也有喜怒哀乐;也许听的是个人际遇,命运流转;也许听的是家国情怀;听雨,总是绝不相同的。
我不敢听雨,而雨声不受我控制地要被我听到。我也没办法,只好告诉自己:人生在世,各自听雨,各自修炼,再大的雨也总是会停的,等明天,到那时候,一切就又都是新的了。
(本文为刘静老师原创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