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文坛,夏目漱石的名字家喻户晓,他的作品在日本人人皆知,影响力直至今日依然没有褪色。他的头像更是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纸币上,到2004年才被野口英世所取代。夏目漱石的小说,除了那部《我是猫》以外,长篇小说《心》也是极具影响力的,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夏目漱石代表作之一《心》中的十句格言,体会其文字的真实内涵。
长篇小说《心》,至今仍跻身于日本中学生最喜欢读的十部作品之列。这部小说是夏目漱石后期的作品,在小说发表两年后,他便离世。小说《心》是夏目漱石写作风格转变的代表作,他一改俳谐式、游戏式的创作常态,选择直截了当的挖掘人物的心理,探索人的内心世界,将明治时代知识分子中利己主义者可恶、可悲、可叹的孤独内心世界,用最深刻、最鲜明的形式暴露于世人面前。
《心》这部小说创作时代是日本国家极速推进的时代,新旧思想的摩擦,人与人之间的利用和互不信任,让诸多问题暴露于社会之上。夏目漱石面对时代问题,结合自身胃溃疡缠身的不幸遭遇,力求在精神上得到安抚,因此创作了这部针对人类利己主义进行批判的作品。
小说是围绕“先生”与“K”之间的纠葛展开的,他们都爱上了房东家的千金小姐,但“先生”因为幼年时期的遭遇,使他一直默默的坚守着爱,迟迟不敢表白。“先生”的好友“K”向前者诉说对房东家千金小姐的爱意后,“先生”却背地里向房东太太表露对其女儿的真心,并强烈要求与其结婚。“K”知道后,无比绝望,无法接受,选择自己结束了生命。而“先生”真的与房东家女儿结婚后,一直无法忘记“K”,他的内心挣扎,困苦,无法走出来,最终也结束自己的生命。
小说《心》中的“K”,真让人揪心,他的经历与性格代表着时代下作者的思想冲突。“K”被寄养,他是无可奈何,只能被动服从,他不得不接受他人支配的本位思想。“K”拒绝养父推荐的专业,表现出他的思想由他人本位向自我本位转变。“K”的任性激怒了养父,养父拒绝资助他上学,他也拒绝了“先生”的资助,这些经历可以体现出“K”完全使用了自我本文思想生活。
但“K”的任性是让他走上末路的决定性因素。在其内心中,他排斥任由摆布,养父不再理他,“先生”也背离他,他所追求的崇高理想刹那间破灭,最终他选择不归路。个人主义破灭让“K”无法生存,这是因为夏目漱石所塑造的“K”崇尚的个人主义,践踏了作者个人主义追求,而他所塑造的“K”必须结束生命才能证明自己的坚守。
小说《心》中的另一位主人公,“先生”早期的遭遇让人同情,他的家境很好,但叔父侵吞了他父母的财产,这让性格单纯的、乐观的“先生”对世人产生怀疑的态度,这一遭遇是作者夏目漱石在诉说个人利己主义的丑陋。
又因为“先生”资助了“K”,而“K”和“先生”爱上了同一个人,“先生”开始嫉妒“K”,前者又利用了后者的弱点,率先表白,这代表着“先生”对“K”的背叛,同时说明“先生”的个人主义破灭,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小说《心》是作者夏目漱石在探讨个人主义破灭后,人所发生的变化,向世人证明人类利己主义思想的可怕之处,而悲剧的发生,也表明回归传统道德观的终极诉求。
总之,《心》的剧情是虐心的,而背后的道理和精神内涵是极为玄妙的。真佩服夏目漱石,他太厉害了,不愧日本文学大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心》中的十句格言,体会文字背后的精神内涵,读懂你会有所感触。
耿直的人,即使和他吵架心里也痛快。——夏目漱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