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斥着指责、忽视的语言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像小玉一样——
被「内在批评者」和羞耻感所困扰,强迫自己沉默,成为一个倾听者。
因为他们早早会发现:隐藏自己,不表达真实想法是件更安全、轻松的事情。
不过好在小玉现在多少意识到了“假听”的负面影响,已经来到了一个寻求改变的节点。
虽然改变一个30多年的习惯并不容易,但对她来说,可以通过一点点来,慢慢打破以往的惯性循环:
第一步,适度释放“不想听”的信号。
对于像小玉这样习惯“听”的人来说,适时的打断或者退出对话场景是她不擅长的。
而提前准备、练习释放“不想听”的技巧,能帮助小玉先从强迫自己倾听的惯性中脱离出来。
比如说——
在对话发生前,如果预料到大概率会出现自己不想听的情况,可以设定时间限制,比如“我现在有15分钟可以听你说,但之后需要处理一些工作。”
在对话过程中,碰到不喜欢的话题,可以使用一些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想法,减少眼神接触、多跑几趟洗手间、看表或手机……
等越来越能习惯这种非直接打断时,也可以尝试更直接的表达,“我现在觉得有点能量不足,要不换个时间点再聊?”
第二步,减少「内在批评」,让真实情绪流动起来。
这是在尝试在对话中增加自己的表达之前,小玉需要打通的卡点:
对话交流时,放弃改变自身情绪来迎合对方——
别人说笑,我觉得不好笑,就不要陪笑;
别人难受,我共情不到,可以平静地递一张纸巾,但不用装得自己也很难过。
这种打通卡点的方式叫做“情绪个体化”:把自己的情绪还给自己。
日剧《风平浪静的闲暇》里,女主角习惯讨好、迎合别人。
买菜时店员算错钱,她觉得回去要肯定会被翻白眼,对此感到羞耻,内在评判自己“别人肯定觉得我很小气”。
但她仔细想了想,现在自己更在意能不能争取到合理权益,而别人怎么评判自己控制不了。
于是,她鼓起勇气找店员要了钱,没想到,店员立刻向她道歉,还送给她一盒金针菇。
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就是在把自己的情绪还给自己。
而当人能看见这些真实想法时,也会像这个女主一样,开始有动力为自己表达。
第三步,在安全的场景里,多做真实互动。
为了让自己敢于表达、成长起来,小玉还做了一件事,就是开始接受心理咨询。
咨询师告诉她:“咨询是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安全空间,你可以说任何你想说的,也可以不说任何你不想说的。”
起初,小玉不好意思说自己的事,一半时间都在沉默;
但即使她只是聊一些生活琐事,咨询师也能共情到她当时的感受:
“你是不是有很多担心?”
“这听起来不太妙,我想你一定不好受。”
“对你来说,能表达出来,真的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
咨询十几次后,小玉感到:“我的一切感受、想法、情绪,都可以被咨询师接住。”
这让小玉明白了: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倾听;
在此基础上,小玉内心深处的羞耻感慢慢消融了一些,逐渐察觉到自己想说些什么,慢慢在对话中自如起来。
写在最后:
很多时候,我们都说“倾听”是一项美德。
但从小玉的故事中会发现——
虚假的倾听,构建了虚假的关系,所以我们会感到被关系吞噬;
真正的倾听,允许表达真实、接纳羞耻,才能构建自在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时刻成为小玉,感受到虚假倾听带来的压力和束缚。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坚信:我的感受很重要,我的想法也值得被听见。
如此,我们才能成为那个既懂得倾听,也敢于表达的自己。
「在看」 「转发」愿你我都能勇于表达自我感受,做更好的自己♥
转载自公众号 武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