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企业综合成本占优。1)人工成本:国外企业人工成本占比约 20%, 国内企业约 12%;2)原材料成本及费用:未来随着规模的扩大,国内企 业的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能够得到一定的下降,客户补偿比例能有一定的提 升,国内厂商的成本优势有望进一步拉大。
本土供应厂商通过收购海外资产和外资技术团队获得技术积累。1)继峰收 购格拉默,格拉默为全球商用车座椅行业领导者,市占率全球领先,并在 此基础上进一步将业务拓展到乘用车。2)上海沿浦的副总经理曾任上海延 锋江森座椅公司高级专家,技术经验丰富。
国内企业响应速度更快,开发周期更短。据 TEM Journal,发达国家的一 辆汽车平均开发周期已从平均 48 个月下降到 25 个月左右。而国内造车新 势力从前期策划到 SOP 已从过去 2-3 年缩短至 1.5 年。相对海外企业,本 土座椅厂商管理结构扁平化,决策流程简化而高效,响应速度更灵活。根 据对比,国外企业座椅开发流程约为 25 个月,而国内企业只需要约 15 个 月就可完成。
2.3 顺应发展趋势,国产替代进入导入期
2.3.1 继峰股份:业务整合突破技术壁垒,开拓乘用车座椅新业务
继峰收购德国百年汽车内饰巨头格拉默,业务扩展至商用车座椅、中控系 统等领域,并实现全球化的战略布局。
本部:继峰突破技术壁垒,开拓乘用车座椅业务,截至目前已获得两家新 能源主机厂的定点,未来有望持续推进国产替代。
海外:1)整合减亏:通过更换管理层 调整组织架构 关闭&整合工厂 联 合采购 提高自制率等,不断提高格拉默海外利润率。2)拓展中国重卡市 场:格拉默重卡座椅在国内份额快速提升,且 2021 年格拉默与一汽全资 子公司一汽哈尔滨合资成立商用车座椅制造企业格拉默哈尔滨,为一汽解 放公司各系列商用车卡车配套。
2.3.2 天成自控;专注座椅业务,技术积累深厚
商用车座椅产品方面,天成自控已与三一重工、龙工、徐工、一汽(商用 车)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乘用车座椅产品方面,天成自控客户主要为上汽、威马,拿到了北汽新能 源、东风乘用车的项目,2021 年实现乘用车座椅收入 4.68 亿元,销量 101 万席。天成自控作为国内第一家内资民营乘用车座椅上市公司,在座 椅轻量化、智能化方面具备技术积累先发优势,目前已拿到上汽大通 MIFA 高端 MPV 项目,未来有望拿到更多高端车型项目,提升利润率。
三、主动安全:制动芯片紧缺 保证供应链安全,推动国产替代进程3.1 制动:芯片紧缺背景下,国内企业迎来替代机会
EPB:国内 EPB 市场同样以外资为主导,采埃孚、大陆集团排名前二,所 占市场份额分别为 28.7%、28.2%。但近年国内企业市场拓展迅速,伯特 利、比亚迪、亚太股份、万向集团市场份额均进入前十。
ABS/ESC:2021 年,国内车身电子稳定系统(ABS/ESC)市场集中度较 高,主要企业有博世、大陆。但随着国内产品性能与国外企业不断缩小 芯 片紧缺,国内企业 ABS、ESC 产品的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线控制动:相对传统制动,线控制动产品制动能耗低,制动能量回收效率 高(能提升电动车续航里程 20% ),且安全性高,响应速度快(能在 150 毫秒之内完成主动制动),同时智能化高,满足智能驾驶底层执行需求。目 前市场中主要企业有博世、伯特利、同驭等企业。
芯片紧缺 成本优势 国内政策支持,国内企业迎来替代机会。
1)国内企业定制化成本低,并且技术开放度更高。国外供应商定制化开发 的限制较多,费用较高。而自主品牌配合度高,响应速度快,定制化成本 较低。此外主机厂需要开放度高的产品来对底盘域算法进行集成,而国外 企业提供的更多为“黑匣子”产品,因此主机厂更倾向于选择技术开放度 更高的国内企业。
2)芯片紧缺,为国内企业带来替代机会。近年芯片短缺导致外资供应商的 产能不足,相比之下国内主机厂产能充足且更加重视供应链安全及配套服 务,在供应链松动的情况下,主机厂引入国内供应商的意愿增强。
3)国内政策支持。国内大力推动汽车智能化、电子化,线控底盘作为未来 新能源汽车重要的构成部分也受到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多个相关政策文件 中提出将线控制动、线控转向、主动悬架技术作为今后需要重点发展突破 的领域。
3.2 国内企业不断推进替代进程
3.2.1 伯特利:国内线控龙头,未来向线控底盘迈进
伯特利是国内首家、全球第二家量产 EPB 的厂商。2021 年国内 EPB 前装 市场市占率约 8.3%,为国内本土 EPB 企业龙头。目前伯特利 EPB 产品配 套吉利、广汽、奇瑞、东风日产、小鹏等客户,并且 2021 年伯特利 EPB 开始与蔚来进行配套,在自主品牌、新势力等客户拓展方面发展顺利。
伯特利于 2021 年实现 WCBS 产品的量产,是国内首家量产 ONE-BOX 集 成式线控制动系统产品的企业。2021 年,伯特利新增 WCBS 项目 11 项, 2022H1,伯特利 WCBS 在研项目 26 项,新增量产项目 4 项,新增项目 19 项。
3.2.2 亚太股份:深耕制动领域,产品有望迎来放量
亚太股份产品涵盖汽车基础制动、线控制动以及智能驾驶领域,如制动器、 ABS、ESC、EPB、IBS、ADAS 系统等;客户资源丰富,包括长安、长城、 吉利、五菱等自主品牌、一汽、上汽、广汽、东风等合资品牌以及大众、 通用、本田、日产、Stellantis(原 PSA)、马自达等外资品牌。
亚太股份产品涵盖汽车基础制动、线控制动以及智能驾驶领域,如制动器、 ABS、ESC、EPB、IBS、ADAS 系统等;客户资源丰富,包括长安、长城、 吉利、五菱等自主品牌、一汽、上汽、广汽、东风等合资品牌以及大众、 通用、本田、日产、Stellantis(原 PSA)、马自达等外资品牌。亚太股份 One box 产品搭配冗余制动单元 RBU 可以满足 L3 级以上自动驾驶性能和 冗余需求。目前亚太股份第二代 one-box 样品已经完成试制。
四、被动安全:零部件自制获成本优势,国产厂商加速替代4.1 外资龙头全球设厂,就近配套关系稳固
外资车企与合资车企的安全带与安全气囊供应商以奥托立夫、均胜电子为 主。自主车企的供应商主要包括松原股份、锦州锦恒、重庆光大等。目前 全球汽车被动安全领域,奥托立夫市场份额 43%。行业第二、三名采埃孚 (15 年收购 TRW)、均胜电子(16-18 年收购 KSS 和高田),两家市场份 额均为 17%左右。三家公司合计占汽车被动安全行业市场份额 77%左右。
奥托立夫为汽车被动安全市场全球龙头。奥托立夫主要业务为安全带与安 全气囊,2021 年收入分别为 28.50 亿美元、53.80 亿美元,占比分别为 35%、65%。客户以雷诺日产、大众、Stellantis、丰田等一线车企客户为 主。奥托立夫在全球 28 个国家有 80 多家工厂,20 个被当地政府所认可的 碰撞试验中心,13 个全球研发中心。其中在中国有 11 座工厂与 1 个研发 中心。奥托立夫未来产品战略主要包括:1)持续研发更主动、更智能的汽 车被动安全件,进而提升单车价值量;2)拓展新领域,研发车外安全气囊、 两轮车安全气囊、电池高温安全开关等产品。
均胜电子汽车安全系统业务包括被动与主动安全产品。均胜电子通过收购 KSS 和高田快速成为汽车安全系统行业龙头之一,客户包括大众、丰田、 雷诺日产、奔驰、特斯拉、长城、蔚来、理想、小鹏等。目前均胜电子在 国内共有 15 个子公司与 1 个全球研发中心。2021 年均胜电子汽车安全系 统新获订单(全生命周期)约 218 亿元,2022 年有望新获订单 66 亿美元。 新接订单方面,均胜电子对于订单毛利率有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提升订单 的毛利结构。在主动安全领域,均胜电子自主研发的驾驶员监控系统 (DMS)已在凯迪拉克部分车型中量产。
丰田集团汽车安全带与安全气囊的主要供应商分别为东海理化与丰田合成。 东海理化安全带业务 2021 年营收 642 亿日元(约 4.5 亿美元),占营收的 14.6%,为东海理化第二大业务。无锡理昌是东海理化在中国的合资公司。 丰田合成安全气囊业务 2021 年营收 2631 亿日元(约 18.3 亿美元),为丰 田合成第二大业务。目前丰田合成在国内拥有四个子公司,主要供应一汽 丰田与广汽丰田。
4.2 国内供应商零部件自制率高,成本优势明显
松原股份单位成本低于行业龙头公司。由于客户结构差异,供应商产品均 价差异较大。2021 年奥托立夫安全带均价为 22.4 美元/件,松原股份安全 带均价为 52.2 元/件。从毛利率看,22H1 奥托立夫为 18.36%,松原股份 为 33.10%。松原股份的高毛利率主要因为零部件自制比例高,普通安全带 约 80%零部件自制,预紧式安全带约 60%零部件自制,同时松原股份还有 冲压注塑车间,原材料加工具有成本优势。凭借成本优势,松原股份具备 依靠低价突破新客户能力。而奥托立夫、均胜目前客户以外资品牌为主, 突破国产品牌面临毛利率降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