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原理最简单的说法,杠杆原理完整公式

首页 > 企业招商 > 作者:YD1662023-10-30 05:29:11

有句话想必大家都听过,那就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的背后,站着阿基米德和他的杠杆原理。提到杠杆原理,就必然说到支点、施力点和受力点。那么,高考志愿中的支点、施力点和受力点分别是什么呢?

杠杆原理最简单的说法,杠杆原理完整公式(1)

一、三点合一看志愿

在我看来,高考志愿的支点是信息整理。所谓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靠的不就是对信息的详尽了解和准确判断吗?没有信息,就谈不上四两拨千斤,更谈不上好的录取结果。

高考志愿中的施力点是自我认知。是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性格倾向、独立意愿的深刻了解。上大学这件事,不是随便找个大学把孩子装进去,孩子出来的时候什么样全凭运气,而是给孩子量身寻找一所大学,讲究的是你情我愿。带着自己强烈的意愿进了大学,毕业之后成才的几率自然要高上不少。

杠杆原理最简单的说法,杠杆原理完整公式(2)

高考志愿中的受力点,也就是“被撬起的地球”,自然就是一份好的志愿方案。这一份志愿方案中,蕴藏着孩子的梦想和家长的意志,既有冒险精神,也有安全底线,它是立体的,是鲜活的。

二、信息整理六个字

全面、细致、准确是高考志愿中信息整理的要诀。具体来说,要看信息的来源,要看自己的判断,要看具体的指标,要看新增的机会,还要考虑录取院校的地域和体量带来的加成

杠杆原理最简单的说法,杠杆原理完整公式(3)

信息的来源和自己的判断来看,你不能以偏概全,拿着鸡毛当令箭。比如,邻居老张的儿子学法学成了大法官,你就觉得学法学肯定好;同事小李德才兼备,你就认为他的母校一定是一所好大学,忙不迭把孩子往里送。

参考的具体指标来看,高考出分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查看自己的排名,一般情况下,用全省排名作为参考来制定志愿方案,总是比用分数,或者分差来制定方案要准确不少

杠杆原理最简单的说法,杠杆原理完整公式(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