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的深度解析,隆中对原文多少个字

首页 > 企业招商 > 作者:YD1662023-12-29 23:30:20

全文3723个字,仔细读完大概需要10分钟


喜欢战略管理与规划的朋友可能都有一个认知,那就是现代战略管理学是建立在以安德鲁斯、迈克尔·波特、安索夫等计划学派、设计学派、定位学派代表人物的理论体系基础之上的,这本无可指摘。但受战略咨询行业的影响,特别是在麦肯锡、贝恩、波士顿、罗兰贝格等国际咨询巨头的助推下,战略规划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具有某种固定格式和步骤的“八股文”。

王成老师在《战略罗盘》一书中称其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演变成了某种PPT游戏”,在这种分析型的战略规划报告中,他觉得“想要在几百张PPT中找到一点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洞见,无疑是大海捞针”。因此,他更加推崇具有东方智慧的“洞见型战略规划”。(智纲智库的王志纲老师也持同样观点)

笔者对此观点附议,原因有二:首先,战略规划必须是从信息到知识,再到智慧的演进,战略规划不应该是知识的拼凑,实则应该是智慧的涌现;其次,作为战略智慧核心的“定位”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扬权》,“审名以定位,明分以辨类”,并且战略最早也是军事领域的专业用语,意指相对于敌人的最佳竞争位置。

所以,体会战略智慧,领略战略规划艺术,我们还得“向内看”。

如题,本文笔者就自身对战略的理解,带大家一起重读《隆中对》,与千古智圣对话,领略其战略思想精髓。



隆中对的深度解析,隆中对原文多少个字(1)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孔明先生开篇一句话,言简意赅的对方今天下大势进行了概括,其中蕴藏了战略思想的两个精髓,一是战略规划一定是要“从外向里”来看的,要明白企业处在一个怎样的竞争环境之中,同时要看到整个“机会的宇宙”有多大,这样才好知道企业能达到怎么的地位;二是战略设计者必须要有全局观,要站在更高的维度来审视整个“战场”,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这句话翻译成人话就是:你看那谁谁谁,人家之所以成功,不光是靠天时地利,还有就是谋划的好啊。像不像很多咨询顾问在给客户做售前咨询时的状态?先抬一波自己,让客户重视到规划的重要性,这样接下来的工作才好继续往下开展。但实际上孔明先生这句话也是一种对标企业分析,拿别人的成功案例告诉准老板,传达一种“尽管我们现在力量很小,但通过细心筹划,还是可以以弱胜强的”意思。先给刘备吃一颗定心丸,安下心来听自己进行战略分析,这也正是规划视角下,解决企业有没有战略的问题。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从此一句开始,孔明先生开始进行竞争对手分析,逐个分析行业内的现有竞争者,曹操集团是最好的对标企业,但目前也成了最大的潜在竞争对手,他的优势在于兵多将广(资金雄厚、技术领先),且挟天子以令诸侯(制定行业标准,拥有行业话语权),所以不可与争锋(暂时不能去正面对抗)。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行业老二,孙氏据有江东(区域市场龙头),他的优势主要在于国险民附(具有行业“护城河”,并且客户忠诚度高),这样的同行可以作为战略合作伙伴,而不能去算计他。行业内的玩家不一定全都是竞争对手,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具备共同利益,能够形成利益共同体、建立起交易结构的同业(甚至是异业),所以战略伙伴的选择必须是辩证的、动态的,战略的选择也必须是不断进化的,这也正是学习视角下,快战略所应该具备的特质。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战略有一个通俗的解释,“战略”=“战”+“略”,战就是企业在哪竞争,略就是企业如何取胜。在分析完行业老大和老二之后,孔明先生进行了外部的机会分析,卖着关子向刘备说出了自己心中理想的竞争战场,那便是“其主不能守”的荆州。这其中更是蕴藏着孔明先生高深的定位眼光,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能影响天下大势的关键控制点,让刘备集团集中力量去拿下这一细分市场,作为逐鹿全国市场的的战略根据地,并且用到了“这是上天送给将军您的啊”这样的词,可以想见当时孔明先生心中的兴奋之情已经溢于言表了。同时,这个是定位视角下,解决企业要有好战略的问题。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这段分析孔明先生继续给刘备展示更大的市场机会,同时,先后拿下荆-益两州也是孔明先生内心的战略路径规划。益州的机会首先在于其“天府之国”的地位(能产生大量现金流的市场),其次还在于现有的*非常无能(刘璋暗弱),个人领导力和魅力都不够,即便是企业盈利情况很好,却不能分享蛋糕(不知存恤),无法做到发展成果由统治阶层共享,所以当地有智谋、有才能的人都急切盼望着有德的明君入驻,这就给了刘备集团极大的战略机遇,是刘备集团谋求大发展的理想场所。

隆中对时的政治格局图

隆中对的深度解析,隆中对原文多少个字(2)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到了这里,孔明先生话锋一转,由外部分析转而进行企业内部分析,他重点分析了创始人(刘备)最重要的两点优势,其一是将军既帝室之冑(祖上富过,创业名正言顺,相当于官方认证的特许经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光环,殊不知在刘备到达新野之前,所遇陶谦、孙乾、简雍、糜芳之流都是因着刘备头上的“皇叔”光环才对其进行资助的,所以说这个可能是刘备集团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其次是刘备本身为人忠义,喜欢结交英雄,具备极强的人格魅力。所以说孔明先生选择刘备时,即便知道他并没有什么像样的有形资产,但他这两样无形资产在乱世是可以玩出很多花样的,也是具备很大的未来想象空间的。这也是能力视角下,检验战略实不实的重要因素。

“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通过前面两段的分析我们可得知,孔明先生给刘备制定的战略目标第一步是拿下荆州,第二步是进军西川(益州),在此基础上,他又给刘备集团提出了实现最终战略目标(成就霸业、问鼎九五)的具体战略举措,那便是“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可见孔明先生之所以能用此篇“战略规划报告”打动准老板,不但在于他对内外部分析的深度能让客户信服,战略定位及制定的战略目标能让客户接受,更重要的还在于他规划的战略路径、制定的战略举措,给了客户深信其战略规划能够落地执行并取得成功的信心。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谈到此处我觉得应该是本篇策对的最高潮部分了,我相信作为听众的刘备此时仿佛已经看到自己金袍金甲,胯下的卢,关张赵分列左右,将兵百万以向宛、洛的盛大景象了。作为战略规划师,孔明先生成功的调动起来老板对未来的无限畅想与无限信心,可以说他“激发了水手对汪洋大海的渴望”,这也是方今许多战略咨询师所缺少的实现项目最后一锤定音的核心技能。同时这段话也是孔明先生为刘备集团实现最终战略目标制定的最终极战略举措——“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但这里有意思了,有意思就有意思在“天下有变”这四个字上,这是执行孔明先生最终极战略举措的前提条件,这个条件具备了,才可以去执行这一条举措,才能复克中原、匡扶汉室。那么倘“天下无变”又该当如何呢?刘备当时没有问孔明先生,孔明先生也没有主动去说,这里笔者认为两个高手过招,有些事情是可意会不必言传的,天下无变就无变呗,坐拥荆益二州(可参见上面地图),三分天下有其一,与另两大势力呈鼎足之势,坐享太平,对当时将不过关张赵、地不过数百里的刘备来说已是极大的成功了。匡不匡扶汉室也无所谓了,这其实也是刘备内心的潜台词。对当今的战略咨询师来讲,一定要读懂客户的潜在需求和内心真实的想法有时候客户自认为的战略目标并不是他真实意图的目标。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真的如我所说的情况发展的话,那么霸业必定成功,汗室也可以复兴了。”孔明先生经过前面精辟凝练的分析,直到最后一句才提出了刘备集团最终的战略目标,他之所以放到最后才说,主要是因为刘备集团的这个战略目标是清晰的、既定的、不可动摇的。在那样一个群雄割据、烽烟四起的年代,成就霸业几乎是每一个枭雄内心公开的秘密,之所以还谈到“汉室可兴”也是为了呼应刘备最大的“官方认证皇叔身份”的优势,以及给自己拉杆大旗而已。

从整篇对述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抽离出孔明先生给刘备集团制定战略规划的核心路径——开展外部分析、进行内部分析、确定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举措、推动战略执行。没错,正是后来安索夫在《公司战略》一书中提出的、并为广大咨询顾问所推崇的战略制定五步法,同时还从规划视角、定位视角、能力视角、学习视角分别对战略进行了描述。

作为一个事后观察者,了解三国的同学们都清楚,即便是在“天下无变”的情况下,刘备集团仍然在基本按照孔明先生事前制定的战略路径去一步一步实现,也难怪罗贯中老先生会“壮诸葛多智而近妖”

为什么一个二十七岁的“山野村夫”能够得到颍川名士的集体吹捧?为什么他未出茅庐便已知天下三分?他的千古名对又为什么会成为战略规划史上的扛鼎之作?相信大家都应该明白了。

隆中对的深度解析,隆中对原文多少个字(3)

承让!承让!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