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提出隆中对之策,一上将军自荆州率兵攻打中原,刘备率大军从秦川出击,两路大军北伐则霸业可成,看上去很美,听上去很动人,因此诸葛亮被刘备重用。
这样的战略后世评价很高,刘备也很认同。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诸葛亮也没成功,巜三国演义》将之归结于天命。
其实吴国鲁肃也提出过类似隆中对,称之为“江东对”,鲁肃让孙权据守江东,铲除黄祖,进而征讨刘表,横跨长江以南所有地盘并尽力占据,然后称帝建号以谋取天下,如汉高祖刘邦那样建立基业。
其实说起来,鲁肃的战略眼光比周瑜要强,周瑜军事上是优秀的统帅,但鲁肃是战略上的规划师,我们是被《三国演义》欺骗了,认为鲁肃是一个忠厚老实的长者,最终,隆中对败给了江中对,荆州被孙权占有,而诸葛亮为之奋斗了一生的隆中对失败了,当然,孙刘双方最终谁也不是最后的赢家。
总体来说,隆中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诸葛亮为了隆中对之策,一生谨慎,事必躬亲,呕心沥血,最终还是功败垂成,
当然有的说是关羽破坏了孙刘联盟,丢了荆州,致使隆中对无法实现;也有的说没有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更有的说是错用了马谡,失了街亭。
其实这些说法都是一场战役的失败和失利,没有从战略层面总结到底隆中对的可行性。
其实苏轼的父亲苏辙有一篇《三国论》,提到“弃天下而入巴蜀,则非地也。意思是说“弃天下而入巴蜀”实为隆中对之谬,立国于西陲自然失去争天下的机会。按诸葛亮“跨有荆益”的构想,说到底是一厢情愿。
我不是战略家,对军事上一窍不通,让我对军事上和战略上谈论,纯属纸上谈兵,但千古奇才、伟大的战略家*指出隆中对战略失误之处。
*批注:“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这样评价是针对隆中对战略层面。确实蜀汉兵力实力是三国之中最弱点,要想成功,必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也是这么做的,作为杰出的军事家,*点评一出,醍醐灌顶。
隆中对从一开始就分散了兵力,这为后期北伐埋下了失败的根源,所以说诸葛亮“其始误于隆中对”。
一是分散了蜀汉兵力,蜀国兵力本就不多,国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兵微将寡,守荆州,还得守益州,同时还要北伐中原,两线作战,凭一时胜利很难持久,仅凭一城得失很难取得最后胜利,所以北伐往往不能持久。
二是荆益两地相隔千里,交通不便,古代通讯不发达,很难彼此呼应。分兵合击在古代一直是用兵大忌。
如明朝攻打后金的萨尔浒之战,明朝11万兵力,分四路攻打努尔哈赤,努尔哈赤集中优势兵力6万人,任尔四路来,我只一路去,各个歼灭,5天歼灭三路明军5万人,自此明朝再无反攻实力。
蜀汉也一样,分兵合击,看上去很美,实施起来很难,两军的配合进击,没有完美的指挥往往会被各个击破,打仗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关羽大意失荆州就是这样,不是刘备不救,而是战争变化往往在一瞬间,救之不及,以致全盘皆输。
三是集中兵力,则不必计较一城一池得失。
集中兵力,则意味着舍弃,要不计较一城一池得失,这对主帅的指挥决策更难,如何保存有生力量,如何调动有效兵力,更能体现主帅的指挥才能和战略眼光,非一般人可以决策,唯有大战略家方可做到。
如*在中央苏区的十六字诀,解放战争的放弃延安,占领东北时的放开中间,占住两厢,千里跃进大别山等,均是战略上神来之笔,无一不体现战略上高明之处。
当然,舍弃是很难的,放弃哪些,什么时候放弃也是很考验智慧的,*能做到,不代表其它人一样会做到。
如果在战役层面指挥失误,最多是失去一场胜利,如果是在战略层面上失误,那么往往是致命性的,多少场胜利也挽回不了。
*战略大局强,善用奇谋,而诸葛亮则一生谨慎,凡事亲力亲为,因此这也是*建立新中国,而诸葛亮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
尽管隆中对有其失误之处,但不能掩盖其仍为千古以来一大战略决策,诸葛亮同样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有其独到过人之处,身处乱世,力挽狂澜,使刘备迅速站稳脚跟并发展壮大,这也是诸葛亮被后世推崇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