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随时备战的特殊形势下,三明,南平和龙岩就成了最理想的战略大后方,也被称为“小三线”。
1958年,福建想要建造一座当时省内最大的钢铁厂,因为钢铁在冶炼时,会产生大量热能,需要大量的水进行冷却,所以钢铁厂一般都建在海边。但是当时的情况很明显不允许这么做。
纵观内陆的三座城市,龙岩主城区只有一条小溪,不具备打造钢铁厂的基本条件,只有三明和南平有充足的水源,但南平主城区过于狭小,位置也不如三明来得中心,所以三明被选定为了福建钢铁的生产基地。
这里处在戴云山的腹地,中间有沙溪经过上亿年冲击,形成的平原地带,两侧有高山作为掩护,方便打造防空洞等防御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