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在所有能源里面,可以说是最神秘的,也是最看不见摸不着的。
我国具有核电运营资质的公司,也只有四家,分别是中核集团、中国广核集团、国家电投和华能。
其中华能是新秀,刚拿到牌照不久,国家电投旗下的核电是特殊时期,专门为了吸收进口技术而成立的,而且中核和中广核都有份。
所以严格来说,我们的核电是中核和中国广核双雄争霸的局面。
中核的来头很大,经过了机械工业部到核工业部,再到中核集团的演变,其中改了很多次名字,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核工业起源。
后面也会抽时间详细讲中核,今天主要讲的是中国广核。
中国广核虽然已经是简称,不过还是会更简化的叫“中广核”。
一、公司讲中国广核,就不得不先讲“大亚湾核电站”,因为是先有核电站,然后才有了公司。
在1970年之后,我们的工业就慢慢发展起来,任何产品的根本其实都是能源,理论上只要有源源不断能源,就会变成哆啦A梦。
而我们的电力系统,其实是近些年才真正发展成熟的,至少在2015年的电改9号文件之前,虽然已经有了多次电改,但是依然还有诸多问题,比如煤电双亏的不合理现象。
当然每一次电改都是有不错成绩的,毕竟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
可是在电改之前,我们的电网实在太落后,所以从1970年开始,我们陷入了长达20年的严重缺电时期。
而在这个时间段内,正好我们的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进展开来,深圳是第一个窗口,整个广东当然也是相对走在了前面。
但是随着广东的发展越来越快,用电需求越来越大,导致缺电情况越来越严重,工厂几乎都只能每周一半时间开机,一半时间停机,或者开四天停三天。
当时的副省长“王全国”说过这么一句话:什么办法都用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可见缺电问题有多严重,有多无奈。
后来王全国有一次去欧洲考察,发现他们的核电站非常发达,正好广东有非常长的海岸线,于是也产生了在广东建一个核电站的想法。
因为他发现两台核电发电机组的容量就可以高达200万千瓦,而当时整个广东的装机容量也才187万千瓦。
意味着只要建这么个核电站,就能完全解决广东的用电问题。
回国后就写了一份申请,手稿现在还保存在中广核的收藏馆里面。
经过多方探讨论证,觉得广东确实有建核电站的条件,于是高层同意了这个方案。
但是一算账发现,如果从法国引进设备,总投资大概需要40亿美元,而当时我们的外汇储备总共才不到2亿美元,根本没法完成这笔交易。
最后是香港中华电力公司站了出来,说可以合资建这个核电站,不过即便是合资,广东也需要出一大笔钱,那个时候的广东同样拿不出来。
香港那边倒是出了个方案,说可以用“借贷建设、售电还钱、合资经营”这个模式。
意味着广东只需要拿出一块地方,既没有投资压力,也没有外汇限制,等于是空手套白狼。
方案上报后,虽然有质疑之声,但高层还是批准了。
所以1983年广东省就成立了“广东核电投资”公司,香港中华电力也成立了“香港核电投资”公司,这两家公司又合作成立了“广东核电合营公司”。
而且第一任董事长,就是“王全国”,足见他对核电站的热爱程度。
就这样用合营公司的身份贷款了39亿美元,当然是国家担保的。
资金问题解决后,在大亚湾这个地方,开始建造核电站。
上图就是大亚湾施工前的一角,原本这里栖息着大量的白鹭,所以中广核的公司LOGO就是一只白鹭在翩翩起舞。
施工期间,白鹭纷纷飞走,不过核电站建成后,大力改进生态环境,白鹭又飞回来了,现在去大亚湾参观,还能看到这道风景线。
开工时间是1987年的8月,历时7年,由于国内核电技术太过落后,几乎是被国外企业给包了,所有设备都是进口。
在工程建设的同时,人才培养无疑也是重中之重,当时很多人建议直接从国外招聘成熟人才,但是董事长王全国说了这样一句话:
“设备可以买,技术也可以引进,但是人才必须培养我们自己人。”
为了尽快培养出优秀的核电人才,公司可以说是不计代价。
1989年与法国电力公司专门签了个人才培养协议,而且是特殊培养方式,当时叫“影子培训”,也就是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像影子一样跟着学。
总共选了115个人参加培训,最后113人学成归来,学费用天价形容都不为过,平均每个人的学费大概是130万法郎。
如果换成黄金,这个金额差不多是一个成年人体重那么多的黄金,所以这批人被称为“黄金人”。
113位黄金人,可以说是我国核电发展的大功臣,因为他们回国后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才,才有了现在现在辉煌的核电产业。
一直到现在,大亚湾依然都还是核电的人才培训基地,尤其是核燃料操作员培训,全球也就两个地方有这个实力,一个是法国,另一个就是我们的大亚湾。
1994年核电站终于建成投入运营,效果果然很好,第一年两台机组就做到了上网电量108亿千瓦时。
大亚湾核电站也因此拿到了我国第一张核电站运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