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价上涨这个事情,这几年一直都有很多人在讨论,我之前从来没有关注过,因为我知道不可能上涨,或者不可能大幅度上涨,所以之前我分析那几家水电企业的时候,都没讲这个问题。
我觉得从2024年开始,很多公共事业项目的价格,是会慢慢上涨的,比如电价也是会上涨的,当然不会直接涨1毛。
不要觉得涨1毛钱好像不多,对于电价来说1毛钱已经是超大幅度了。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制造业之所以全球领先,除了产业链优势之外,能源便宜也是很大一个竞争力。
如果把工业用电价格提上去,当然会一定程度削弱竞争力。
所以电价如果真的上涨,首先也是居民用电或者工业外的其他两大产业,对于这部分群体,稍微涨一点,相对来说影响会小很多。
但是我觉得火电的上涨空间不大,水电、核电和新能源电力是有上涨空间的。
就比如中国广核,现在计划电价最高的也就0.41元/千瓦时,价格最低的还不到0.38元/千瓦时,而核电的全国标杆价格是0.43元/千瓦时。
按照标准,核电标杆价格高于当地火电上网电价的,则按火电价格来,如果低于火电价格的,就按核电标杆价格来。
意味着核电价格的区间就是火电价格~核电标杆价格之间,但是恰恰火电价格又比较惨,所以核电的日子并不好过。
比如说毛利率,中国广核销售电力的毛利率只有46%,而长江电力的毛利率却高达61%。
不过去年11月份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由于我还没分析过火电企业,所以没讲过这个事情。
以后如果分析火电企业再详细讲,今天就略微说一下重点,因为核电毕竟是对标火电的。
根据通知的规定,煤电容量电价按照回收煤电机组一定比例固定成本的方式确定,固定成本实行全国统一标准每年330元/千瓦,至于比例每个地区会不一样,区间在30%~70%。
这个政策除了对火电有补偿作用外,显然还会压制上网电价。
当煤炭和电力供小于求的时候,就会上浮,反过来当煤炭和电力供大于求的时候,就是按照标准把容量电价部分拆出来,那么正常电量部分就会减少。
说白了就是现在大家都不看好火电,所以在不影响整个能源市场的情况下,给予火电一定补偿。
其实我觉得对煤电本身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不过由于正在鼓励“煤电 储能”这样的组合,对储能行业影响可不小。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储能一方面受限于技术和成本,一方面新能源又等着储能救命,所以没条件也要创造条件。
当然这是题外话,执行容量电价后,意味着火电的一部分成本不需要通过市场报价回收,那么火电的利润空间自然变大。
如果火电有了利润,按照惯例,当然会对上网电价形成压力。
尤其是像广东这种核电和火电一直竞争激烈的地区,中国广核当然希望火电上网价格高于0.43元/千瓦时。
这样的话不说提高核电标杆价,至少公司也可以统一零售价0.43元/千瓦时。
可是容量电价的比例问题,以及全国统一固定成本每年330元/千瓦是否公平问题,我觉得还有待验证。
所以目前对于中国广核的估值,我采用的电价依然是当前标准,没考虑火电因为容量电价带来的上网电价压力问题。
不过大概率过两个月,我应该会加上这个因素进行调整。
因为过一段时间,未来影响电力企业业绩的两大潜在因素,都会完全浮出水面。
一方面公共事业公司在财政压力的大背景下,不得不想办法提高收入,另一方面是出于对部分产业的保护,不可避免的会波及到兄弟公司。
这个里面如何平衡,如何把握一个很好的火候,就要看高层的智慧了。
四、总结今天分析的中国广核没有讲他的财务指标,甚至连财报都没有讲,因为没必要。
对于这样的公司,财务数据都是结果,都是底层逻辑和政策的必然产物。
不过有两个财务指标还是需要注意一下,一个是资本开支,另一个是分红。
近几年中国广核的资本开支是在下降的,为什么这个数据很重要呢?
因为核电站的投资太大了,中广核旗下总共7大核电站,固定资产就高达2481亿。
前些年扩产高峰期,在建工程每年都过千亿,不过近几年缓下来了。
但是按照核电发展规划研究,到2025年、2035年和2060年,我们的核电占比要达到5%、10%和20%,那就还有一个不小的增长空间。
毕竟中国广核的市场份额差不多占了半壁江山,不过即便要扩建,时间也还很充足,所以资本开支不至于像以前那么大。
那么如果资本开支继续保持小规模,无疑对继续降低资产负债率很有好处,同时也有利于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