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简称为什么是“鄂”而不是“楚”,其实是个由来已久的问题,也多次被反复提起。
就在近几年,湖北总商会已经推动把“鄂商”改名为了“楚商”,正是鄂楚之争的一个体现。
表面看来,湖北被称为荆楚大地,楚国知名度很高,用楚来代称鄂似乎有理有据。
实际上,湖北被简称鄂而不是楚,不是没有原因的,相比于楚,鄂有其更加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鄂首先来源于鄂国。
在商朝的时候,楚国还没有崛起,鄂国是南方的一个大国,国君和商朝王室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读过《封神演义》的朋友都知道,纣王手下有个南伯候鄂崇禹,为救东伯侯姜桓楚,向纣王直言进谏被*。
虽然封神是演义,不过也是有历史依据的。历史上鄂崇禹的原型就是商朝的鄂候,他和西伯侯、九候一起并列为商王的三公,地位尊崇。
到了春秋时期,商朝没了,鄂候的地位没那么崇高了,但还是保留了侯爵的封号,按公侯伯子男的爵位来排,还是具有很高的地位。
对比一下的话,被封在齐国的姜尚、被封在鲁国的周公之子伯禽、文王的弟弟康叔封、武王之子唐叔虞,也都只是个侯爵的封号。
并且相比离天子太近的公爵,侯爵拥有实际上更大的封地,也就拥有更高的自由度。
《孟子》里虽然说: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封百里。
实际上很多公爵是没有百里之地的,他们爵位虽高,却由于都封在王畿附近,封地太小,发展空间不大,公爵们的封国在后来几乎没有一个发展成大国就是证明。
相反,侯爵们倒是一个个实力派,他们才是春秋战国舞台上的领衔主演。
既然侯爵这么强,为何鄂候到了后来有点默默无闻呢,是因为周王始终对他存有戒备,是重点防范对象。
鄂国的地盘原来不在湖北,在山西。周成王把他的弟弟叔虞给封到了山西,建立起了晋国,实际也就是让晋国担负起监视鄂国的任务。
叔虞明白成王的心思——哥,啥也别说了,我都懂。
晋国把任务完成得很出色,很快就把鄂国的地方给吞并了。鄂候只得率子民迁移,先是来到了现在的河南南阳一带,但这里也不保险,因为离周王有点近。
到了周夷王时期,周王发兵攻打鄂国,又把鄂国地方给占了,鄂候只好再次迁移,这一迁,必定要远离周王,于是往南再往南,来到了周王室实际控制范围的边缘,今天的湖北鄂州。
在鄂州,分布着汉阳诸姬,这是周王封在汉水以北的一系列姬性诸侯,目的是为周王守御南土,守住边界。
“君庇淮夷,临有江夏”,其中的随国是最大的一个诸侯国,它也有监视鄂国的使命,因为周天子始终担心鄂候会叛乱。
事实证明,周王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到了西周晚期,王室力量逐渐衰落,鄂候驭方果然联合了淮夷、东夷等发动叛乱。
呜呼哀哉!用天降大丧于下国,亦唯鄂侯驭方,率南淮夷、东夷广伐南国、东国,至于历内。
鄂候的叛乱,一度声势浩大,接连战胜周军,周厉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镇压下去。
雩禹以武公徒驭至于鄂,敦伐鄂,休,获厥君驭方。
这一战,鄂国损失惨重,国君也被擒,积蓄已久的力量一下被打垮了,鄂国此后再也没能重新振作。旁边的随国和楚国乘势吞并了鄂国的地盘,鄂国作为一个独立的王国,就此消失了。
鄂国虽然没了,鄂这个称号却没有消失。
楚王熊渠把自己儿子熊红封为鄂王,并建起了宏伟的鄂王城,在熊红继位后,鄂王城还成为了楚国国都,长达两百多年,直到楚文王迁都到荆州一带。
这是从商朝到春秋战国里鄂国的传奇,也是鄂的来历,可以看到这是一段很长的历史,贯穿了商朝、西周和东周。
但如果只是这样,毕竟离现在过于久远,恐怕把如今的湖北简称为鄂,还是不太令人服气的。
实际上在此后的历史中,“鄂”也从来没有消失。
秦始皇置郡县,鄂王城被设置为鄂县。
三国时期,孙权迁都鄂县,改名武昌,这是古时候的武昌。
西晋时期,武昌升格为郡,下辖武昌、鄂等县。
隋唐时期,鄂县再次升级为州,如今的鄂州也就是当时的武昌是鄂州下辖的一个县。
岳飞平反后,被追封为鄂王,忠烈庙建在鄂州,也是因为宋朝沿用了隋唐的建制。
元朝推行行省,当时可没有湖北省一说,湖北叫做荆湖路行中书省,省城就是鄂州。此后改为湖广行省,省会还是鄂州。
明清时期,鄂州政治地位有所减弱,但从秦朝到元朝,鄂做为湖北简称的习惯已经固定了下来,这个字已经用了两千多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当然,对现代来说,“楚”似乎比“鄂”更有名,用楚来代称湖北似乎更朗朗上口。
其实还是有很多人反对的。
比如,楚国曾地域广大,远不止湖北一省之地,湖北并不能单独代表楚国。
比如,在文化上楚国渊源很多,不适合用作省份的简称。
还有,改名的成本巨大,程序复杂,这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其实了解了“鄂”的由来,也就明白了鄂为什么能代表湖北,从历史底蕴上说,湖北简称为鄂,一点也不奇怪,大家也都已经习惯了。
楚国已经很知名,多宣传一下“鄂”,相信大家也一定会赞同,“楚”固然好,“鄂”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