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各省省会城市的变迁,例如河南省、安徽省、甘肃省的省会变迁。今天,我们聊聊黑龙江省的省会变迁。1954年,黑龙江省的省会从齐齐哈尔市迁往了哈尔滨市,并且奠定了哈尔滨市作为东北地区4大城市之一的地位。那么,黑龙江省的省会为何迁往了哈尔滨市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黑龙江省的基本情况。黑龙江省属于我国东北地区的省份之一,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耕地非常肥沃,以黑土地而闻名。黑龙江属于我国的农业大省,粮食产量非常高。例如我国相当一部分大米和大豆,都是黑龙江省生产的。在我国的粮食大省中,黑龙江省是秋粮产量的第一名。2022年,黑龙江省的粮食总产量高达1552亿斤。
按照2020年的统计数据,黑龙江省总人口3100多万,在人口总量方面,高于相邻的内蒙古和吉林省。2022年,黑龙江省的GDP总量达到了1.59万亿。目前,黑龙江省总计有13个地级区划,包括了1个副省级城市、11个地级市和1个地区,分别是: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鸡西市、鹤岗市、双鸭山市、大庆市、伊春市、佳木斯市、七台河市、牡丹江市、黑河市、绥化市、大兴安岭地区。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的省会城市,同时也是黑龙江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大连市、沈阳市、长春市和哈尔滨市,并称为东北地区的4大城市。我国总计有15个副省级城市,哈尔滨市属于其中之一。1954年,黑龙江省的省会从齐齐哈尔市,迁往了哈尔滨市。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区划变迁呢?
我国行省制度出现于元朝,历经元明清三朝的不断调整和完善,截至清朝统治的中期,中原各省的区划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内陆18个省的区划格局,例如江苏省、安徽省、甘肃省等等。在东北地区,情况比较特殊。东北地区属于清朝的基本盘,把东北地区视为自己的龙兴之地,严禁中原地区的百姓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