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方音频

许海峰,1957年出生于福建漳州市,1972年随家人回到安徽原籍,落户在和县新桥镇。1982年进入安徽省射击队,1983年进入国家队参加奥运集训。1984年7月29日,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夺得冠军。颁奖仪式上,《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奏响在奥运赛场,闻讯赶到射击场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将金牌佩戴在许海峰的胸前,他激动地说:“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我为能亲自把这枚金牌授给中国运动员而感到荣幸。”
在洛杉矶奥运会结束两个月后,许海峰做出了一个决定:将那枚珍贵的金牌捐赠给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许海峰说:“我的成功源于国家的实力。放在家里只有我一个人能看见,而在博物馆中可以让更多的人看见,比放在家里有意义多了。”
1984年奥运会夺冠之后,许海峰又参加了两届奥运会: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许海峰拿了一块铜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许海峰拿了一个第四、一个第七。随后,许海峰在参加1994年亚运会时,因视力出现问题,成绩开始下滑。1995年,许海峰退役后开始执掌中国射击队女子手枪项目的教鞭。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许海峰带的队员李对红获得女子手枪金牌;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许海峰带的另一名队员陶璐娜获得女子气手枪金牌。
许海峰说,新一辈运动员最需要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为国争光的精神,在竞技体育当中是有用的,因为竞技体育需要挑战极限,如果没有一股精神支撑,很容易坚持不下去。现在训练条件和科学训练的水平都比过去好得多,所以现在的运动员要是再有过去运动员身上的那股精神的话,出成绩应该会很快。”
2017年,许海峰退休。退休后的许海峰依然忙碌,他说,他会把他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把体育精神传承下去。
(胡志敏、薛三伟整理、何柳配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