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环球情报员”,更多环球历史、地理、人文知识待你发现
天府之国,这个耳熟能详的名词,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成都,,其百度词条释义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可见“天府之国”的美名已经是刻进四川了。然而,在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之前,以西安为代表的关中平原也曾经被成为“天府之国”。
1、最早的天府之国是以西安为代表的关中平原
很多人不知道,中国最早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是关中平原。现在说“关中”,第一感觉就是陕西的黄土地,《平凡的世界》里“连绵的黄土高原”、“枯黑的草木”、“铺天盖地的大风”,以及各种影视剧作品中枯黄的背景色。这些与成都平原延伸到天际的绿色田野之景象确实相形失色。
那关中平原又为何被称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呢?
关中平原的繁荣可以追溯到远古蓝田人时期。在陕西公王岭蓝田猿人化石出土地附近,伴随出土了许多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有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片、石核等打制石器。
公王岭还出土了40余种动物化石,其中有剑齿象、大熊猫、爪兽、毛冠鹿、水鹿等。这说明蓝田猿人所生活的秦岭北麓,在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繁茂,很适合原始人类繁衍和生息。当时的陕西还没有黄土高坡,每一处山岭每一条沟壑都郁郁葱葱。
真正“关中平原”的由来始于战国时期,因西有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故取意四关之中而得此地名。
▲图:关中平原地形
“天府之国”的由来便是《战国策·秦策一》中游士苏秦向秦惠王进言,称赞秦国说:“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秦统一天下前后关中的农业已是相当发达,土地大量开垦,牛耕普遍采用,已经出现了铁犁,还修建了郑国渠,灌田4万顷。从现今秦始皇陵墓中出土的大批秦代铁制生产工具亦可看出当时的农业之发达。
▲图:秦代铁制工具
此时的关中平原可谓是沃野千里,良田万顷。秦几次迁都但都未出关中平原,嬴政完全一统天下之后更是将全国富豪12万户聚集到咸阳,从而使咸阳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富甲天下。咸阳城可以说是当时的暴发户了。
秦末汉初,张良在论证定都关中时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由此关中便有了天府之国的称号。
关中平原的鼎盛时期也在中国古代的鼎盛时期,就是盛唐。唐代关中境内设有三个府:京兆府(治所长安)、凤翔府(治所风翔县)、和兴元府(治所汉中市)。
这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京兆府了,各种影视剧中的京兆尹大人所当值之地。盛唐的名号可谓是人尽皆知,当时的长安可以说是国际大都市,丝绸之路的繁荣,与300多个国家地区的外交,人口巅峰时期多达100万,这也就带动了整个关中平原的发展。
现今通过西安城的各处历史遗迹,也可对当时的盛唐风貌窥见一二。这时李冰父子修筑的都江堰早已经开始灌溉成都平原,想必成都平原也已是沃野千里,但是这一时期的关中平原在经济繁荣上定是远超成都平原的。
令人遗憾的是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长安的繁华盛世就不复往昔了。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关中平原繁荣不再的转折点。
关于安史之乱有文献《 旧唐书· 郭子仪传》记载:“东至郑、汴,达于 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可见当时关中平原及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荒凉萧条。
加之唐末以后,北方气候由湿润气候变为半湿润气候,秦岭森林、黄土高原及北方水资源恶化,就此已不利于农业的发展繁荣,关中人口经济就此衰落。且在此时黄河的水患问题就已经困扰着整个流域。
现在的关中平原已没了那时的繁华,经济实力是难敌成都平原,黄河流域的干旱问题也早已成为国家民生问题。黄河流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期干旱,不仅是由于黄河流域处于半干旱地区等气候原因,更是因为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高度甚至过度利用,导致黄河流域的资源性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