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名称起源于何时,为什么那么多人说成都天府之国

首页 > 社会 > 作者:YD1662024-07-03 03:02:11

杜甫(712—770),湖北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生命中最后十年,漂泊长安、洛阳、成都、夔州。

杜甫49岁那年腊月卅进入成都,写下居住成都期间第一首诗《成都府》。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杜甫举家远徙,历尽艰辛,为的是寻找一块栖身之地,如今来到富庶繁华的成都,“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眼前展开一个新天地,给了他新的生活希望,欣慰之感溢于言表。“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快慰之情刚生,马上又想到了梦魂萦绕的故乡,何时再见,未可预卜,但见大江东去,他自己只能做长年飘泊的游子了。下面接写成都的繁华、气候的温和,又转悲为喜。但成都虽美,终非故土,鸟雀天黑犹各自归巢,而茫茫中原,关山阻隔,他不知道自己何日才能回去。诗人又陷入了痛苦之中。当时中原州郡尚陷于安史叛军之手,一句“中原杳茫茫”,包含着数不清的忧国伤时之情。诗人遥望星空,愁思怅惘,最后以自宽之词作结。

在杜甫眼中,天府是新天地、新人民、新城市、新山水、新人文、新历史。“六新”的天府之国给杜甫的印象——从自然环境到人文气象,从人民习俗到独特的古蜀历史,皆为诗圣之“前年未见”。

杜甫在四川盆地这一天府之国东南西北区域居住近10年,写诗近千首,占今存杜诗1555首中的70%。天府之国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滋养、培育着杜甫,正是天府之国为杜甫登上中国诗史顶峰提供了“登圣天梯”。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