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金融行业需要具备什么条件,金融行业哪些普通人能做的

首页 > 社会 > 作者:YD1662024-11-15 18:27:41

秋招正在进行,金融行业招聘和就业也备受关注。近年热门的金融科技岗位连续缩招,更愿意社招“成熟人才”。一边是院校培养的金融人才呈现“过剩”现状,一边金融机构却高薪难觅合适人选。数字金融背景下,金融行业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硬实力?院校培养如何更加适应市场?

做金融行业需要具备什么条件,金融行业哪些普通人能做的(1)

图说:全国首届高校数字金融案例大赛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普遍存在金融科技人才缺口

10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发布《全周期金融科技人才认证培育体系标准白皮书2024》,基于1052份招聘方问卷和1046份求职方问卷的调研结果,多维度分析国内金融科技人才供需情况。

白皮书显示,金融机构普遍存在金融科技人才缺口,招聘数量最多的岗位分别是系统开发与测试类、安全与运维类和产品(算法、模型)设计类;最紧缺的专业技能分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分别占比66.4%、66.0%和53.7%,近来火爆的大模型也占据一定比例(占比29.7%)。今年秋招校招中部分银行逆势新增大模型、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相关职位,也印证了这些数据。

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不易

从人才“供给侧”来看,白皮书调研发现,排名前列的内地高校大多开设了金融科技硕士项目,本科其次,博士较少,且四分之三由经管类学院设立;内地财经类院校更细致更垂直,比如设置专门的金融科技专业甚至金融科技学院;综合类院校大多在金融学专业下设置金融科技方向,且提供如金融与计算机等双学位项目。从课程画像来看,学位项目高频出现“数据”“机器学习”“量化”“python”“编程”等,集中在理论与技术学习上;非学位项目“金融科技”“智能”“数据”“区块链”等,更接近社会趋势,与金融实务关系密切。

然而根据白皮书,受访企业最关注求职者的相关工作经验(占比84.2%)。“具备丰富的金融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在当前市场上相对稀缺。”上海交大高金副院长李峰教授指出,工作经验问题是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排名第一的难点,而这恰恰是院校毕业生的短板。金融科技人才需要“专精特新”技能储备,也需要将这些技能深度应用于不同的金融场景。

做金融行业需要具备什么条件,金融行业哪些普通人能做的(2)

呼吁全周期培育认证体系

“有时候只是在学科或课程之间做加法,往往如同‘油与水’,实际上很难满足企业的真实用人需求。”李峰认为,复合能力培养需要经历长周期,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数学、计算机等专业打好硬核基础,在研究生阶段再学习金融,同时对真实金融场景的理解越早越好,这也是院校学子提高短板的关键所在。

在昨日落幕的全国首届高校数字金融案例大赛上,全国各地逾百所高校共250支在校生队伍尝试剖析数字金融发展过程中机构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背后逻辑。香港大学、同济大学联合团队以AI和大数据驱动的养老金融服务平台“赵钱孙李”为实例,探究智能化平台在配置养老金和提供规划支持服务的作用,最终聚焦银发数字金融而夺金;上海交大、长沙理工及南开与南大联队分别聚焦跨界数据共享赋能保险业、银行薪资代发数字化转型、开源中文金融大模型并列第二。

人才培养应紧跟金融实践,学历教育如此,非学历教育更加任重道远。此次调研有超过一半金融科技公司表示员工平均任期不足3年;而56%的求职者则期待接受内部金融科技培训,无法获得生涯发展机会也是人才流失的原因。市场需要一套全周期的金融科技人才培育认证体系,以填补人才供需鸿沟。

上月出台的《上海高质量推进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行动方案》提到要打造上海金融科技人才高地,并明确提出将由交大高金推出的特许全球金融科技师(CGFT)打造成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和认证的优质项目,并对通过项目认定并符合相关条件的人才给予一定补助。该项目采用人工智能算法结合金融场景开展教学,分设银行科技、保险科技、证券科技等内容,不同内容涉及的支撑技术各有侧重,比如保险公司涉及大量图像识别,券商则偏智能风控。目前已累计培训学员近4万名,2000余人持证,已有20余家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上市券商引进该认证,共同推动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