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的自强不息故事简短,邓亚萍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简短

首页 > 社会 > 作者:YD1662025-04-15 20:51:44

(月亮姐姐原创文章,欢迎朋友们分享和转发)

林万东,2019级清华大学生。他出生在云南省的一个贫困地区。在今年清华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校长邱勇专门点了他的名字。19岁的林万东,高考的成绩得了713高分,在高考后,他没有像其他学生那样到处游玩,放松休息。当录取通知书送达的时候,他却在工地上背沙子,林万东的父亲身体不好,患有脑梗,家里有三个孩子,他的姐姐上大二,弟弟读高一。为了减轻家庭负担,瘦小的林万东在工地上,一天背两百袋近两万斤的沙子。有记者采访他,问他累不累,他沉默了,他说:“自己有什么好累的,妈妈在辛苦,她在工地上已经干了两年半,三十个月,我才干了一个月,妈妈流下的汗水是我的三十倍,其实最近我很开心,妈妈不用那么辛苦了,以后,由我来努力,让他们幸福。”正是这个日扛两百袋沙子的清华大学生,诠释着什么是自强不息的精神。

邓亚萍的自强不息故事简短,邓亚萍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简短(1)

在工地背沙子的林万东

有一种磨难当降临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要么迎难而上,要么原地哭泣,命运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含着金汤勺出生。在林万东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种勇于担当的精神,中国古今自强不息的事例:

范仲淹,勤奋读书 幼时家贫,没有饭吃,喝只能粥,冬天煮好粥,让它结冰,再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每天只能吃一块,他朋友知道后,给他送来吃的,他却不碰,他跟朋友说不能让自己学会享受,最后终于有所作为。

在邓亚萍小的时候,为了培养她成才,父亲曾将她送到河南省乒乓球队去深造。去后不久便被退了回来,理由是个子矮,手臂短,没有发展前途,这给少年邓亚萍的心灵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痕。在父亲的鼓励下,倔强的邓亚萍并未因此一蹶不振,她练得更加刻苦。是困难、挫折和毅力成就了乒坛“国手”。

在生活中,我们所面临的困难、挫折和磨难,正是让一个人真正成熟和成长的催化剂,最关键是自己如何去面对和改变?要么在命运的风暴中沉沦,要么是繁华的岁月中灿烂。自强不息是一种品质,是一种精神,这种品质和精神能够让一个人内心变得更加强大;能够让一个人格局变得更加广阔。

邓亚萍的自强不息故事简短,邓亚萍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简短(2)

瘦弱的清华学子林万东

什么是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的含义是: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我们中华民族就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每一个人也当有这种精神。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培养我们的孩子具备这种精神,因为这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需要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邓亚萍的自强不息故事简短,邓亚萍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简短(3)

为什么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我们常说中华族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我们所熟识的经典神话中,从盘古开天辟地到愚公移山,这一系列开拓者不朽的形象,正是体现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从张海迪到中国女排,她们的身上仍然体现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什么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作家张海迪的故事应该是50、60年代的人们所熟知的名人。她在五岁的时候,得了患脊髓血管瘤,身体高位截瘫,她克服因残疾而带来的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从八十年代初开始进行文学创作,经过顽强努力,成功出版了小说《轮椅上的梦》,张海迪现任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正是以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让坐在轮椅中的自己再一次的“重新站起”。

邓亚萍的自强不息故事简短,邓亚萍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简短(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