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来了一个茶友。
说,武夷山十二金钗,听上去是十二个岩茶品种,但是,我感觉都一样。岩茶各品种的区分,很玄学。
这条留言我看了,又给李麻花看了,不约而同叹了口气。
以这么多年喝岩茶做岩茶的经验来看,不难推测出,这位茶友生成这种错误认知,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
有市场的因素,有制茶的因素,也有自身的因素。
当然,自身的因素还会更大一点点——主观上执著于某个观点,更可怕。
自古以来,武夷山丹山碧水,茶山茶海,茶树品种数以千计。
光有史料记载的茶树品种,光慧苑坑一地,就有两千八百多种之多。
就算到了今天,除却黄观音家族这些新培育的小品种茶,除却传统茶王水仙、肉桂、大红袍,也还有四大名丛,也还有石乳,金柳条,矮脚乌龙,向天梅,白月桂,金钥匙,瓜子金,玉麒麟....等等这些古老名丛的存在。
每个品种都凭借自己的品种特征,历经尘世沧桑,仍旧屹立于武夷岩茶之林;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独到的香气,滋味,韵致,在一丛普通茶树当中脱颖而出,位列名丛“仙班”。
武夷岩茶有了这大花园一般的存在,却又怎么可能,喝来喝去只有一种味道呢?
原因,自然还是多方面的。
《2》
市场引导的因素最大。
当下的岩茶圈,唯能产生利润的茶叶是图。
当然,非独岩茶圈,别的圈,也是如此,谁叫座,就卖谁,光叫好,不管用,还是经济效益坐头把交椅。
谁都得为五斗米折腰,一叹。
当下,岩茶圈里炙手可热的,当然是肉桂,要论红,非武夷肉桂莫属。
红袍水仙,宝刀屠龙,肉桂一出,谁与争锋?
在没有肉桂出现的茶桌上,水仙、大红袍,铁罗汉,半天妖...们,都能巡上个三五回合,被欣赏品鉴、评头论足一番。
然而,只要有肉桂出现,都不要论牛肉马肉心头肉这些好山场的肉桂了,一款普通的山场出来的肉桂,就可以力压群茶,成为该桌的“主咖”。
稳占C位,聚光灯环绕的那种。
有了这层光环,哪个茶农还要去种名丛,种奇种?
又不挣钱(挣得少)。
正岩里的茶地,恨不得全清干净种上肉桂——三五年后就是一条好汉。
这是市场的导向性所为,也是商业化对生产领域的反噬。
最开始是生产引导销售,生产什么茶就销售什么茶;现在是销售引领生产,市场需要什么茶,就生产什么茶——市场需要哪个品种的茶,就销售哪个品种的茶,市场需要什么火功的茶,就生产什么火功的茶,市场需要什么发酵程度的茶,就生产什么发酵程度的茶。
市场喜欢肉桂,谁家不大量种肉桂,生产加工出肉桂?
肉桂一枝独秀了,其它的品种茶,其它的茶叶品种们,便渐渐偃旗息鼓,消声匿迹,市面难寻。
没人种,也没人做。
见不到,喝不到,茶友自然会觉得,所有岩茶都一个味道——都是肉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