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你帮我看看我脖子上好像有什么东西?”小倩一边扣着脖子,一边扭过头让好朋友帮自己看一看。
“不知道是什么,很小的肉揪揪,有好几个呢,你还是到医院看一看吧!”小丽不是专业医生,她也分不清是皮肤问题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
“可能是我最近涂抹了颈霜,没有吸收进去吧!过一阵子再看看。”
一个月后……
“小倩,你脖子上的肉揪揪好像变多了!”听到朋友的话,小倩连忙拿起镜子,好像确实变多了,这是咋回事呢?晚上回家洗澡,她发现自己的后背、胳膊上也长了几个肉揪揪。她开始担心了,第二天赶紧到医院检查。
皮肤科医生告诉小倩这是感染了HPV病毒,不是普通的皮肤病,建议进一步检查治疗,而且医生特别提醒小倩,一定不能乱抠,病毒会到处传染。
皮肤病和HPV感染怎么区别?如何分辨身上的“疣”?
其实HPV感染也是一种皮肤病,咱们的皮肤作为最外层的“人体保护衣”,平时很容易生病,有可能因为过敏原出现红疹、瘙痒的情况,也有可能因为感染出现白屑、糜烂、流脓的情况,此外还有各种免疫性、代谢性皮肤问题。
可以从传染性区分,一般过敏是不会传染的,但是如果身上的肉揪揪变多了,并且从脖子上蔓延到胳膊上、后背上,说明它有传染性。
女性朋友分泌物增多,并且散发出异味,在性生活时也会受到影响。而普通的皮肤问题例如皮赘、脂肪粒、老年斑,则不会引起这类问题。
此外,良性皮肤问题对生活基本上没什么影响,发展比较慢,而病毒感染不处理会越来越严重,而且会影响家人和伴侣的健康,若是高危型病毒,还会增加癌症风险。
身上长的疣一般需要专业人员判断,长在脚底的刚开始是丘疹,后来慢慢变大变硬的,多半是跖疣,注意不要当成鸡眼,如果是长在眼皮上和脖子上,通常是丝状疣,也就是老百姓说的瘊子。
好好的皮肤怎么会感染HPV病毒?
机体衰老皮肤修复更新能力变差,容易感染丝状疣,有的老人喜欢在外面的理发店刮眉毛、胡须、修剪皮肤,如果工具携带病毒或者皮肤有小伤口,就会被病毒感染。另外,去公共澡堂搓澡也会增加感染率。
大人和孩子混用毛巾、浴巾、擦脚布,当孩子免疫力下降时,也会被感染。另外,习惯裸睡的人,如果床单不干净或配偶身上携带病毒,自己也会很危险。
这些疣体生长的部位不同,外观有所区别,共同点是易传染,触碰患者的身体或摸了污染物品,都有一定风险。因此,当看到皮肤上有肉揪揪时,希望大家别忽视,不排除是病毒感染。
身上长了“瘊子”,有可能自己消退吗?
这种肉揪揪虽然和皮肤颜色差不多,但是数量一多还是挺让人烦心的,考虑激光治疗要花不少钱,很多人都希望它能自己消退,这样就能省钱了。
免疫力提高自动清除病毒,有可能自行消退,但是也有可能反复感染,所以长时间消退不了,倘若平时皮肤环境比较差,生活习惯不好,那就更难消退了。另外,有的人总是抠啊抠,外皮一旦破损了,不仅数量会变多,还会出血,恢复起来速度就更慢了。
秋冬洗澡有三件事需注意,远离HPV感染
不要用公共澡堂的搓澡巾
自己搓澡又累又不容易搓干净,让别人搓就省劲多了,自己还能顺便睡一会。但是用公共搓澡巾也会存在风险,那就是搓澡巾上有很多病毒。澡堂是公共场合,每天人来人往,其中部分人可能患有皮肤病。
而搓澡巾回收后没有消毒等措施,简单冲洗又拿给另一个人用,如果正好自己免疫力较弱或把皮肤搓破皮,就可能感染病毒。所以,要么自己携带搓澡巾,要么简单冲洗不搓澡。
不要用公共澡堂的浴巾
洗澡后身上披的浴巾也是病毒的温床,没有清洗或消毒,和患者的皮肤接触过,自己再使用时都会增加风险。另外,更换衣服坐的沙发、软床、凳子也要注意,应避免直接和皮肤接触。
不要用力搓揉皮肤,适当涂抹身体乳
皮肤会自我修复、代谢,有的人看到衣服上有白屑,就会觉得身上很脏,一旦身上痒痒了,就认为该搓灰了。大力搓揉皮肤会损伤皮肤角质,让皮肤变薄,同时也会产生淤血或细微的伤口,降低皮肤免疫力。
所以,不要攒很久才搓灰,适当清洗就可以。洗完澡不要忘记保湿,皮肤水分容易流失,会干裂出血产生伤口,也会被病毒找到漏洞。
身上出现肉揪揪,其实也是暗示你免疫力变差了,平时要注意多休息,别再晚睡了,同时还要适当补充果蔬和优质的肉类,有助于强化免疫细胞的活性,提升代谢降低炎症水平。秋冬运动要减量,避免过度劳累和大量出汗,以舒缓的运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