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加班和职场文化的厌恶以及对咖啡行业的期待,我在离开高级写字楼的工位以后,选择进入一家连锁咖啡店做全职伙伴。
参加入职培训的时候,发现多数同伴都有青涩的脸孔。有的从友商跳槽过来,有的是烘焙师转行,也有的在此刚刚迈出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个别人放弃了此前在其他行业积累多年的经验,在自我介绍时云淡风轻地说“想学些新的东西”。我感慨当前大环境确实不好的同时,也佩服他们敢于重头开始的勇气。毕竟在膜拜青春的时代,年轻人做这份工作是“为了情怀”“丰富阅历”,年纪大一点就很可能会被认为是“失败者”“找不到好工作才来做这个”。
《海鸥食堂》剧照
数天理论和实操培训过后,我来到门店,正式开始全职伙伴的工作。多数时候,我都会在凌晨的一片漆黑中离开家去上班,路上也总会看到保安、清洁工或者遛狗的叔叔阿姨。30分钟的自行车程结束以后,我穿好工服、洁净双手,一边为开铺做准备,一边看太阳逐渐升起。
店长觉得我服务意识很好,于是第二天就安排我为顾客收银,我需要站在POS机前为顾客介绍产品、辅助下单、解答问题,“您好”“有会员吗”“给您小票”是我每天都要说数十甚至上百遍的话,对于顾客“有豆浆吗”“燕麦奶是什么”“这个套餐里都有哪些东西”的疑问要态度温和地解释清楚,就算戴着口罩也要保持积极和笑容。
《高兴遇见你》剧照
固定位置的久站没能让我感到腿脚酸痛,反倒让我在这既定的时间里融入更多的观察。看落地窗外的人来人往,看外卖小哥匆忙跑进店里再匆忙离开,看一对闺密聊起在追的剧,看一家三口点好各自喜欢吃的食物,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享受美味。我当即想到多年前当我也是个孩子的时候和爸妈一起去吃麻辣烫的场景。看到爸爸因麻辣的汤汁而额头发汗,却又欲罢不能地继续吃下去的时候,我总是笑个不停。
还看到一些人的自信和自如——那对父子能流利说出产品的名称甚至黑话;不惧高热量饮食的先生直言“我今天需要一些罪恶”。也看到一些人的不安和羞赧——问阿姨需不需要办会员,阿姨不好意思地一笑“不办了,我下次来这大城市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头戴毛线帽子、皮肤黝黑的男人看了菜单许久,然后悄悄地问“你们这边哪个最好吃呀”。
我还是很喜欢给顾客收银的,这是为数不多的能在线下开口交流的机会。话术也不必拘泥于特定的字眼,覆盖到要点即可,我因此有了属于自己的发挥空间,希望能通过和顾客多沟通以创造良好的收银体验。有一次老板扮成神秘顾客来探班,还和店长夸我收银的工作做得很好。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可是直到值班经理和我说“从收银要出餐的服务时间要控制在3分半钟”以后,我才意识到我引以为豪的收银拖了后腿。POS机屏幕上的计时器开始变成强有力的提醒,随着收银操作时间的流逝,从黄色变成红色的时间示数也仿佛变得面目狰狞。
这可能是一种人的异化吧。
后来我在收银时有意加快速度,也注意其他伙伴在收银时的表现。有限的时间将我们语气里一部分的温柔带走,话语中文字的数量也尽可能地少,当顾客看着产品展板苦思冥想不知道要点些什么的时候,我开始担忧那3分半并压制住内心的焦急。提供全面友好服务的同时还要兼顾速度与效率,这是一个考验的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