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百货清单明细表,日用品包括哪些范围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05-02 12:03:07

双十一购物节落幕,但“买买买”并没有消停。只要一天有购物欲,网上“剁手”就一直存在。经历了几届购物狂欢节,很多人逐渐从单纯追逐购买乐趣的狂热中清醒过来,回归理性消费,不论是数据还是个人,理性的声音都越来越大,冲动型消费减少,计划型消费提升;盲目型消费减少,消费决策前理性判断提升;平台选择意识提升,消费者追求更高品质、服务更完善的消费体验。对于如何理智购物,不少人也给出了各种有效的建议。

日用百货清单明细表,日用品包括哪些范围(1)

A 从狂热期走到冷静期

家住镇江北路的董仲宁从2010年开始网购,她经历了从摸索到狂热到恢复冷静。“最狂热大概是2017—2018年,双十一的前一天如果是工作日,我甚至需要请假半天,专攻网购,疯狂加购物车。”当时董仲宁基本是看到合适的,就立刻加购,时间一到,一键结账,特别痛快。特别是2018年,她加了一个专门发优惠券的群,每天一打开群,五六百条信息,从日用品到零食,各种商品的隐藏优惠券看得人目不暇接,总有一种“不买亏了几个亿”的感觉。“那时候家里几乎变成仓库,卷纸、抽纸、米面囤得跟小山一样,来不及吃的米面到秋天都长虫子了。”

从2019年下半年,董仲宁渐渐从这种狂热期中走了出来,“突然就不想看密密麻麻的优惠信息了。”很多优惠券要调闹钟抢,抢不到气得捶胸顿足,抢到了还要费尽心思凑单,只有多款产品一起买,才可以达到使用优惠券的条件,常常是为了买一件便宜东西,多买好些没用产品。她有次为了买一件登山羽绒服,凑了骷髅花纹的围巾、玫红色抓绒裤和荧光色的袜子,结果凑单的这几样都闲置了,最终算下来的价格比单买羽绒服也就便宜了50元。

B 随时随地记录购物清单

今年,董仲宁彻底转为理智购物派,即使大促来临前,也临危不乱。“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日常刚需随时买,非刚需就等大促,写在手机备忘录的清单上。”随时记录就不怕囤多了,买东西也更容易冷静。“像卫生纸什么的,有时候价格虽然便宜,但家里已经放不下了,那就先不急着买,等下次有活动来得及。”

很多消费者和董仲宁一样,趋于提前计划的消费。今年十月,艾瑞咨询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已经提前有了双十一的消费计划,包含预计花费数额、计划购买的商品品类、网购首选平台等明确倾向。在计划购买的品类中,超过50%的用户计划购买日用百货、服装鞋帽、家居用品,反映出消费者利用电商大促进行生活用品囤货,“精打细算”获得更高性价比的诉求。

京东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线上消费者的促销敏感度未出现明显增长,低价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出现了瓶颈。同时,用户的评价敏感度逐年上升,评价记录对新消费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也反映出消费决策前理性判断行为越来越多。

C 货比三家多看评论

评价敏感度上升,从侧面反映,大家在网购的时候,也越发“货比三家”。拿董仲宁来说,如今她买东西前,会把之前的购物记录调出来,对比一下价格,再去别的平台对比。如果两家价格相近,评价就十分重要了。淘宝、京东等都在商品详情加提问板块,想买东西的消费者针对商品提问,系统随机邀请购买过的用户匿名回答。“这个回答可以避免刷单好评,参考性还是很高的。”

尼尔森《2020年3C家电行业消费趋势报告》及艾瑞《2020年中国“11·11”网络消费信任洞察报告》的结论都显示,现在消费者在购物时“最在意的因素”是商品的品质与平台(商家)的可靠性。无论在超市、商场还是网购情景中,人们都更倾向于“低价买好货”的服务体验,即以品质、品牌为基础,服务为竞争内核。艾瑞调研数据显示,商品的正品保障及价格一直是消费者网购时最看重的因素。消费者对平台信誉的重视度明显提升,选择比例从2018年的52.7%增长到2020年的65.3%,排名从2018年的第六跃升至2020年的第二名。

D 直播购物戒瘾“最难”

比起日渐冷静的购物欲,董仲宁最近有点苦恼的是直播,特别容易“冲动消费”。她经朋友推荐,第一次看直播,本来是看好一款面膜,结果三小时的直播下来,她还买了气垫霜、猪油拌粉等各种商品。“最后猪油拌粉也没吃上,因为遗忘在冰箱里,过期了。”和她一样的人不在少数,直播们天花乱坠的描述,急速的语气,五四三二一的倒计时,都给人一种“不抢就买不到”的急迫感。董仲宁解决的办法是多看直播预告,有没有需要的商品,如果没有,就不要打发时间刷直播。如果有,就掐好时间定点蹲,等候的过程可以适当调小直播声音,让急迫感消失。“买完就关直播间,绝不多呆。”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提醒,消费者面对“双十一”电商平台直播购物宣传轰炸时,要保持清醒和理智,不管主播是谁、说了什么,一定要选择有品质保证且有售后保障的商家和商品,同时不要被直播间营造的“超高性价比”“热卖”“抢购”等气氛所感染,避免冲动下单,盲目消费。“消费者通过直播平台去购物,对于主播所宣称的内容不能无条件相信,不能将对主播的喜爱,无条件转嫁到对商品的喜爱或者信任上。因为很多主播只是替别的商家进行宣传或者代言,对于相关的产品质量方面,其实这个主播自身并不能进行背书。”

日前,中消协发布的“双十一”购物消费提示也“点名”直播购物。中消协介绍,直播带货背后有不少不规范之处。比如:部分主播在直播带货过程中涉嫌存在宣传产品功效时使用极限词等违规宣传问题。中消协提醒,面对促销活动,消费者首先应该保持理性,根据实际需求选购商品,面对“清库存”大促时,别忘了先清点一下自己的“库存”,不要再购买不需要的物品。购物时尽量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较高的商家进行交易。不要贪图便宜登录陌生网站或者点击不明链接进行交易,更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的微信、QQ等进行私下交易,以免吃亏上当。

(来源:青岛晚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