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语境里,“二”是一个形容人不不聪明、不醒目的词,如北方人称“二楞子”、“二逼”,西北人称“二球”,四川人叫“二杆子”。
但是现在年轻一辈中,“二”用来形容那些傻傻的可爱的人,“太二”也变成一种亲昵的调侃,南方人读出来,还音同“太饿”。而这些年轻人,就是太二的目标消费群体。
同样的,海鲜串串品牌“怂”,这个字也是年轻人爱用来调侃人的,用做品牌名又有点一语双关,因为“怂”拆开来看,就是“从心”,跟从心的选择,也是当下年轻人个性的表达。
九毛九集团的起名基本来自于目标消费群体,符合时代,也受用于目标消费群体,每一个品牌名字看似无厘头,实际上细品之下,都像是“神来之笔”,非常恰当合适。
4)点都德、毕德寮
点都德是广州粤式点心新代表,这两年崛起之后,广为人知。
而“点都德”这个名字,普通话念起来很有“古早味”,含蓄典雅,但用粤语念出来却是十分自信霸气的,因为点都德在粤语里,是“点什么都可以”“点什么都不错”的意思。
想想,一个做点心的品牌有自信对消费者说我这的点心,你随便点都可以,这样的品牌能有几个?就像是西贝的口号“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这是一种品牌、文化的自信。
而较少人知道的,点都德还有另外一个子品牌毕德寮,这个名字亦是异曲同工,普通话读起来很拗口,看起来也不像是个合适的餐饮品牌名,但粤语里,毕德寮谐音“不得了”,也是非常有广式特色。
5)呷哺呷哺、湊湊
跟点都德、毕德寮一样,呷哺呷哺和湊湊两个名字也是地域特色的产物。
呷哺,一般指喂饭或喝茶等动作,是闽南语吃饭的音译。呷哺呷哺是来自台湾的品牌,用到了闽南俚语做品牌名,非常有场景感。
而它的子品牌湊湊,也是方言用语。湊,同凑,是聚集到一起、靠近的意思,也符合吃饭聚餐的情境。
03.
大品牌的逻辑学不来,
小品牌起名找准定位更重要!
独立战略营销顾问小马宋说,好名字值一亿广告费 。可见,品牌名确实不能瞎起。
前段时间,一个烧烤店叫“渣男宵夜”就因为太过低俗被市场监管部门责令摘牌整改了,以前还有“叫个鸭子”“叫个鸡”……很多时候,餐饮人取名自以为很有“网感”,实际上低俗可笑。
但是大品牌的起名逻辑,也不是初出茅庐的小品牌能模仿得来的。
像海底捞、西贝、点都德这些品牌,创立于物质供不应求的时代,一个店很容易做火变成品牌。如果没有十几二十年的口碑积累,变成了知名品牌,横空出来一个海底捞、西贝,光看名字谁知道它干嘛的?
而现在,大街上、商场里吃的、用的五花八门,年轻的注意力早已被分散得七零八落,一个品牌名如果不在第一时间让消费者知道你是干嘛的,也许他们就再也不会看你一眼。
所以,对于新手而言,起品牌名还是要以餐厅的特色和定位,以及时代消费群体的审美为准。大品牌起名的精髓和逻辑咱可以学习,但切不可轻易模仿。
为此,小编也总结了一些基本的品牌起名法则供大家参考,在你还没有大哥们的实力的时候,实际一点,参考这些原则为新品牌起名,或许会比较保险。
- 有品牌反应
品牌名看起来、听起来都要像一个品牌名,而不是通用名词,如火锅不能叫重庆火锅、重庆麻辣火锅,而要叫巴奴毛肚火锅、珮姐老火锅。
- 有定位反应
顾客看到或者听到品牌名,就能猜到品牌大概是做什么的,能联想到品类或者特性,这就是“定位反应”。如周黑鸭、蛙来哒、小杨生煎、满记甜品等,和品类直接挂钩,符合品牌定位。
- 要易于传播
避免生僻、避免难懂、避免字母缩写与混合文字,品牌名简短易记、朗朗上口最重要。
那“十八汆”不真是违背了这条吗?但是,吐槽的人也许是没想到,它有海底捞背书,经过媒体的一番狂轰乱炸,“汆”这个字都已经被普及教育了!这是大品牌的优势,你没有,那还是谨慎为妙。
- 避免混淆
好的品牌名应当避免混淆,不要与众所周知的大品牌太相似,不然很容易被消费者误认为是山寨。如鹿角巷、鹿角戏、鹿角茶之类的,烂大街还容易引人反感。
另外,也要避免高频同音词和多音字,如粽楠海(起这个名是想干嘛?)、温粥人、牛炖,看起来聪明,实则是小聪明,可以博得消费者一笑,但长期来看并不合适。
最后,听小编叭叭了这么多,对于餐饮品牌名,你有什么想吐槽的?或者起名高见?恳请大方留言,跟小编唠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