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呷哺呷哺(HK.00520)发布了2019年的业绩公告。
公告显示,呷哺呷哺去年营收为6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4%,增长强劲。税前净利润为5.03亿元,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影响,下滑了17.4%,不计会计政策变动影响的净利润下滑了1.5%。
看似平平无奇的业绩背后,呷哺呷哺主副两个品牌迥异的发展。这两年来,呷哺呷哺一直围绕着“网红”概念努力,终于在2019年收获了两个结果,一个让人欣喜,一个叫人无奈。
台湾富二代的北漂食堂呷哺呷哺成立于1998年,创始人贺光启是台湾人,“呷哺呷哺”这个奇怪又拗口的名字在闽南语中是“涮锅”的意思。贺家在台湾是珠宝世家,1979年贺光启的父亲将生意内迁至大陆,在广东和北京共开设了10余家珠宝店,企业资产在鼎盛时曾达到5亿元。
富二代贺光启在1990年从父亲手中接过了5个亿的家族企业,并在6年后把家底几乎赔光。只不过,贺光启的父亲没有“拿出5个亿给儿子练手”的胸襟,气得差点寻了短见。知耻而后勇的贺光启决心不再过枯燥而令人乏味的生活,开始了自主创业。
寻找创业方向中的贺光启发现,当时北京人吃的铜火锅还采用烧炭和煤气的方式加热。尽管北京人将炭火视为火锅传统,但他觉得这样的火锅不如家乡台湾的电磁炉火锅干净卫生又安全。于是,他便将台湾的电磁炉小火锅带到了北京,在西单明珠开设了第一家呷哺呷哺。
小火锅在台湾是源自日本的舶来品,由于快捷方便而广泛流行于忙碌的上班族之中。但这种就餐方式并不适用于90年代中国人的节奏,也不符合中国饮食文化中对于火锅的理解,因此最初并不为大陆的消费者所接受。
呷哺呷哺的命运转折点是2003年。当时的北京是非典重灾区,餐饮业就像今年一样萧条,全北京70%的餐馆歇业。这时,呷哺呷哺的“一人一锅”模式反而成了天然的隔离措施,也成了特殊的卖点。于是,贺光启在非典期间坚持营业,并花1万块钱在北京交通广播电台打出了“今天你呷哺了吗?”的广告。
幸好当时的防疫措施中不包括关闭公共场所,呷哺呷哺在特殊时期迅速走红,创下了单日客流量20000,翻台率11的记录。
最初的呷哺呷哺以介于快餐和正餐之间的休闲火锅为定位,店面装修采用快餐式的明亮橙色,餐厅布局采用U形吧台和高脚凳,平均客单价为40元,主打性价比,目标用户是广大的都市工薪族。在呷哺呷哺2014年上市之初,贺光启还直言将肯德基作为赶超的目标,表示“所有规划都围绕着超越肯德基,反正只要有肯德基在的地方,我就要比它多一家店。”
北京的物价和房价都很高,大多数工薪族们都背负着很大的生活压力,主打性价比和“一人食”的呷哺呷哺一度成了”北漂“们的深夜食堂,温暖了许多疲惫的肉体和心灵。上市后的呷哺呷哺按照贺光启的预期,在全国迅速扩张,6年间新增570家门店,在2019年完成了千店目标。
在呷哺呷哺前进的道路上,北京的消费者自始至终都是最忠实的顾客。截至2019年,北京的门店数量占比为30.6%,收入占比为44.1%,均位居全国之首。同时,北京地区门店的翻台率、客单价数据也远超其他地区。
打造网红如今,22岁的呷哺呷哺在努力重塑自己的形象,它已不甘于做消费者的经济适用之选,决心以其他方式让人们记住自己。
呷哺呷哺是在2016年首次提出品牌升级计划的,当时它列出的三个计划包括了开拓“呷哺小仙”外卖业务、呷哺呷哺2.0餐厅升级和孵化第二品牌“湊湊”。呷哺呷哺给了这个第二品牌两个定位,一个是“中高端”,一个是“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