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蛋上撒松露碎, 中国人让松露亲近灶台。 摄影/大旭
01
从世界顶级珍馐,到中国烟火小吃
松露花了几百年的时间,才跃升为欧洲人餐桌的顶级食材。
曾经,松露非富即贵,是欧洲皇室、贵族才有资格享用的养生奢侈品:法国国王路易八世每天都要吃够一磅松露,拿破仑把香槟煮过的松露当作“保健滋补品”……

松露的高贵与西餐大厨优雅的形象最配。 摄影/酒酿的米笑
如今,在国外的顶级餐厅里,厨师们小心翼翼地将松露切成薄片,或碾成细末,作为“点睛”,然而松露却作为主角,被显眼地写进菜名里。松露煎牛排、奶油松露汤、松露鹅肝酱……如果没有几道拿得出手的带松露的特色菜肴,这家餐厅就显得身价不够。
松露刺身,代表了这种高端食材最朴素的烹饪方式,就连跟松露没有一毛钱关系的巧克力,也因为形似松露,而自称“松露巧克力”。

松露巧克力里一般没有松露, 它只是样子长得像松露。 图/图虫·创意
然而上世纪90年代,中国松露横空出世,黑松露产量占到全世界的一半。欧洲人渴望的“松露自由”,正在被豪横的中国人实现。
在中国,松露当然是“精致”的代名词,不管是黑松露铁棍山药鲍鱼,还是黑松露炒蛋多士,听上去都给人一种米其林级别的高级感。某女明星宣布离婚后狂炫的万元松露大餐里,大概也没几片松露。

普通的蒸鸡加上几片黑松露, 立刻有了高级中餐的感觉。 图/汇图网
然而,在烟火气十足的中国人面前,松露也在逐渐褪去“优雅”“高贵”的气质,变得平民,且江湖。比如,松露成为红烧肉、米线、小笼包、肠粉、烧卖、辣椒的配菜。
作为一种百搭食材,东北人可以用它炒鸡蛋酱拌面条,四川人可以用它做辣椒油炒菜。端午节,松露和蛋黄被包进粽子里;中秋节,奶黄流心月饼里也有松露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