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借”,就是“抢”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讨厌借东西?因为做一回好心人的结果,常常是灰头土脸,“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古训基本只能停留在课本上。
汽车这种贵重物品借出去叫人担心,一些小东西借出去同样让人开心不起来。
就拿书来说。钱锺书曾开过一个玩笑,借书是青年男女之间滋生爱情的好方法。
如果只是买书或者赠书,一来一回,一锤子买卖,但要是借书,有来有往,两人的交流机会就会增加,如果进一步谈论书的内容,那更是有了丰富的谈资。
但除了这种“别有所图”的情况,一般爱书的人都不大乐意外借。
谁说爱书之人,就得当移动的公益借书馆的?图/unsplash
有一回把一本自己还没来得及看的新书借给朋友,还回来时,封面上多了几道折痕,白净的书页沾上了手印。
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整本书染上了一股零食气味,抖一抖,还掉出几粒薯片残渣。捧着这本“新书”,我作为书主人的心情可想而知。
还有一次,同学想借一本珍藏多年的小说,尽管心里不情愿,但碍于面子还是同意了。
两个月后,他不好意思地给我网购了一本新版:“前两天搬家,你那本小说找不到了,给你买了一本新的哈。”听起来倒好像是我占了便宜。
四十二块五毛钱,一本新书取代了旧书,尽管是一模一样的内容,但关于那本旧书的记忆再也找不回来。
从那以后才真正明白,既然没法强求别人认同一本书对于自己的特殊价值,那最好一开始就概不外借。
清代文人袁枚写过一篇《黄生借书说》,在其中提出了著名的“书非借不能读也”。
所谓“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借来的书一定倍加珍视,怕主人索取所以抓紧时间阅读。可惜几百年前的袁大才子没想到,后世的借书人脸皮这样厚,而书的主人反而变得忧心如焚。
出门必带装备,一律不外借。图/unsplash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同事知道你常带纸巾,所以总是朝你要纸,当你终于忍无可忍拒绝一次,对方还要指责你小气;
有人急匆匆地跑来借耳机,并表示不嫌弃你,却忘了你还会嫌弃他;
想追剧又不舍得花钱,非要借你的视频网站会员一用;
同一间宿舍的舍友,挤一点你的洗面奶也就算了,还笑嘻嘻地想要借用牙膏和口红……
更可恨的是不珍惜他人的时间和技能,一再借用。
现代人,最难的是把自己“借”出去了。图/unsplash
编辑就要帮忙免费写稿,设计就要帮忙免费画图,老师就要帮忙免费补课,美其名曰“对你来说不费事”,本质上就是当代人深恶痛绝的“白嫖”。
其实,偶尔借用并非不能理解,谁还没有需要帮助的时候?
只是生活中有太多人,认准了一个人借同一样东西,一而再,再而三,大有“别人既然有我就不用买”的架势,只能让人怀疑他们借东西的动机纯粹是贪便宜。
就是因为这种像“抢”一样的“借”太多了,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分寸感,我们才会对“借”避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