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红花还有很大的药用价值,但是到了清代后期,由于受到外来染料的影响,河南地区的红花种植面积逐渐减少,红花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
结语总的来说,红花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可作染料,也可作药,还可作粮草,还可作肥料,最早传入中原地区。
明、清两代,由于特殊的自然和社会因素,使河南红花的种植更加繁荣,有些地方甚至成了红花的道地产区。
在此期间,红花栽培已融入河南人民的日常生活与耕作制度,河南人民根据红花栽培的习性与地域特点,形成了一套较为合理的土地利用与耕作制度。
到了晚清,因受洋染业的影响,红花销路不畅,地位下降,其种植规模与数量开始出现萎缩。
时至今日,河南部分地区还在种植红花,其中卫辉卫红花更是享誉海内外。
因此,对明清两代河南红花的种植状况进行研究,可以为当今河南特色经济作物的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杨红旗,李春明等.河南道地中药材“卫红花”种植技术.特种经济动植物,2018(8).
[2]马雪芹.明清时期河南省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分布.史学月刊,2003(7).
[3]赵丰.红花在古代中国的传播、栽培和应用———中国古代染料植物研究之一.
[4](民国)郑康侯,修;(民国)朱撰卿,纂.民国淮阳县志.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