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交通便利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水陆兼备,是全国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商品集散地,因此,各地商贾云集。
明清两代,怀庆商贾除经营省外,还定期在河南省举办庙会,向全国各地的商贾出售药材。
在庙会的时候,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人,还有来自各地的药材。
河南优越的交通条件,为各地之间的物质交换提供了便利,也为商贾经商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些都是推动河南红花发展的重要因素。
4.日益增长的染料需求量
明、清两代河南红花栽培的繁荣,与桑麻种植的兴盛和桑麻产业的复兴有密切的关系。
明朝朱元璋曾下令“种棉,种桑”,使河南植棉兴盛,桑麻复兴,并带动了与此有关的“红花”的种植。
首先,就棉种而言,明清两代,棉种除了满足百姓衣食需求,还成为重要的贸易商品与经济来源。
在这段时间里,有些地区种棉的人比种粮的人多了几倍,商人们也开始建立工厂,进行加工和销售,棉花成了主要的经济作物。
明、清两代河南以红花、靛蓝为主,大面积的棉田种植及恢复桑麻产业,势必使染布需求上升,从而促进了明、清两代的发展。
四、晚清河南红花栽培的没落虽然在明清两代,红花在河南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其种植数量和规模都很小,并且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明、清两代,鄢陵县成为红花主产区,红花对当地社会经济有较大影响。
尽管红花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是相对于主要的粮食作物而言,红花的种植规模相对较小。
民国十八年后,红花和棉花的销路已不复当年,栽种的数量也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