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饷”就是明朝末年的辽饷、剿饷、练饷三项赋税的合称,是募兵的军饷支出。
对付满清的辽东明军的辽饷,数字就极为惊人。
崇祯四年1631年为了支付巨额辽饷,崇祯被迫下令加税,包括农业税、关税、盐税等,一共凑齐700多万两银子。
这是什么概念?崇祯元年财政收入是326万两白银,注意这是财政收入,不是财政盈余。
即便当年的军情不算紧急,辽东军饷就有327万两之巨。
这很多吗?不算多。
辽东明军士兵每月军饷2到3两银子,只能勉强维持一家生计。
辽东满清军队兵力众多,战斗力很强,明军必须保持很大规模。
《明季北略》记载,仅仅熊廷弼经略辽东的一年多时间里,“募兵计十三万”,饷银“二百三十一万余两”,军粮“米豆用一百余万石”,还有“各色军器,除疏请内库咨取各边不计外,打造过大炮重二百斤已上者以数百计,百斤六八十斤者以数百计,百子炮以千计,三眼统鸟统以七千余计,其余盔甲、胸包、臂手、甲梁、战车、枪刀、弓箭,以及钢轮、火人、火马、火罐、钉獗、牌楯等项,皆以数千万计”,明朝在辽东战场一年合计各项费用超过白银六百万两以上。
仅仅招募的13万士兵,就算全部都按照士兵标准发军饷,每人每年二三十两银子,总数就高达二三百万两之多。
明军不能不维持很大规模!
以松锦战役为例,洪承畴出动的明军有13万,而清军高达11万。表面上清军数量较少,但都是常年作战的老兵,战斗力大大强于明军。换句话说,明军想要战斗力占优势,恐怕要出动20万兵力,可惜现有军费连13万人军饷都无法维持。
资料上写的很好:有资料显示,自万历四十六年到天启七年,约十年时间里,明朝在辽东战场一共花费军费白银6千万两。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明朝全盛时期,每年国库收入不过2千万两银子。明朝后期由于连年战乱,天灾人祸,实际收入经常不足400万两白银。
可以说,仅仅辽东一地明清战事,就已让大明朝倾家荡产力不能支。按常理而言,明朝的军费投入如此之大,明朝士兵们的待遇应该很好才对,至少应该衣食无忧。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明朝绝大部分基层士兵衣不蔽体,破衣烂衫,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此辈经年戍守,身无挂体之裳,日鲜一餐之饱”。
为什么会这样?
主要是军费不能都用于发军饷,还要修建防御工事,购买大量武器、辎重,这些都是非常花钱的。明军为了低效清军骑兵的*优势,修建了大小数百座军事防御工事,这笔开销就是天文数字。至于购买武器方面,单单铸造红夷大炮的费用也是极高。
面对总兵力20多万的满清军队,明军只能不惜代价扩大军队规模,辽东明军始终维持十多万规模,尤其松锦战役前也有18万。这么算起来,每年军饷就要300万两,最终导致国家财政崩溃。
满清统治初期采用世兵制,16岁以上八旗子弟都要参军,是世袭军人,国家拨款养活他们,不需要参加劳动。
八旗兵很快就腐化了,在康熙时代已经难以有效作战。无奈之下,满清只能依赖由汉人组成的绿营兵。
绿营规模高达60万,是一种募兵和世兵制的混合体。部分绿营兵同八旗兵一样,是脱离生产,世代作战的职业军人,国家发给钱粮,部分绿营兵是临时招募补充而来。
到了乾隆时期,绿营兵也腐败不堪,无法作战。
到了道光、咸丰,绿营兵实则转变为一支驻扎在地方的保安性质队伍,主要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对付小股匪盗。别说对付洋人,曾经有七个太平军士兵冲散了2000绿营兵的火炮阵地。
八旗兵和绿营兵都不能作战,为了对付太平军就只能依赖类似于戚家军的民团乡勇这些募兵。
曾国藩的湘军也好,李鸿章的淮军也罢,都是地地道道的募兵,政府花钱从地方上招募而来。
依靠这些募兵,清朝打垮了迅速腐败的太平天国,消灭了北方流窜的捻军,西北回教叛乱,击败盘踞新疆的阿古伯。
仅此而已了,时代不同了。封建性质的募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
在甲午战争中,淮军也好,湘军也罢,被日军打的一败涂地。
事实证明,地方封建性质的募兵,无法利用国家的财力进行武装和现代化训练,是无法同先进国家军队对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