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在于独立
1928年,吴健雄正在苏州女子中学(注:由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改建而成)读高中,忽然听到消息说胡适要来演讲。
她兴奋极了,连忙和800多名观众一起聆听了胡适的演讲。
只听胡适说:“希望(你们女子)做一个过独立生活的人,而后再做贤妻良母。”
这句话如醍醐灌顶,震撼了吴健雄。
那一年,离大清灭亡仅仅过了17年,少女们何曾被教导过“先不考虑做贤妻良母,而是先考虑独立”呢?
这不但在爱情、婚姻教育中罕见,在宗族家庭伦理教育、社会生活和生命教育中更是直接缺失的。
吴健雄还未来得及思考更多,又听胡适接着说:
“做人是要有最低限度的能力可以吃饭独立生活,要有最低限度的智识可以应付事务,要有最低限度的道德可以不被外界诱惑。
但是这种能力、智识和道德都要活的。要养成这活的能力、智识和道德,都非自己动手不可。”
能力、智识和道德的获得,都要女子自己动手才行。
这些话在吴健雄的脑海中不断重复,发酵,直至内化成了牢固的价值观念。
多年以后,吴健雄在给胡适的信中写道:
“我听到了您那次在苏州女中的演讲,受到的影响很深。后来的升学和出洋,都是从那一点出发的。”
正是听了胡适的演讲,吴健雄才没有像大多数同龄女孩那样匆匆步入婚姻,而是决定先充分发展自身,这才有了她后来震惊世界的成就。
到她进入婚姻时,她已经30岁,而在那段婚姻中她和丈夫既互相独立又彼此支持,共同度过了55年的甜蜜岁月。
不过既然要“发展自己”,那就要格外努力。
(吴健雄与胡适)
优雅在于努力
吴健雄后来升入位于南京的中央大学数学系,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物理的兴趣远远超过了数学,于是第二年转入物理系。
巧的是,她的物理教师施士元正是居里夫人的学生,还是居里夫人为中国培养的唯一一位物理学博士。
吴健雄从施士元那里听到了不少关于居里夫人的故事,对居里夫人坚定的意志以及对科学的投入有了更深的认识。
为了能接触到更前沿的物理科学,1936年,吴健雄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
这个学校泰斗云集,赛格瑞、劳伦斯和奥本海默等都在此任教,前两位日后都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后者被称为“原子弹之父”。
在导师赛格瑞的指引下,吴健雄进入最前沿的核物理领域。
她独自署名的博士论文在美国权威期刊《物理评论》上发表,奠定了她在物理界的地位。
尽管表现如此出色,吴健雄毕业后却不能在美国20所顶尖大学任何一所中任教,因为他们不招聘女性物理教师。
吴健雄只得去了其它学校,第二年去了普林斯顿大学,成为该校第一位女讲师,但是只能教学,没机会做实验。
直到1943年,哥伦比亚大学进行战时研究的部门注意到了吴健雄的研究,邀请她参与原子弹研究计划。
吴健雄并未料到自己能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参与这项研究,而且参与的还是关键部分。
此后,吴健雄就留在了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实验物理工作。重获实验机会的她,比以往更加努力。
1946年到50年代中,吴健雄在β衰变方面做了精密多样的实验,为这方面的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实验支持,从而成为β衰变研究的世界级权威。
这也为她带来了另一个可以轰动世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