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耳菜怎么种植,地耳菜是怎么形成的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07-18 12:39:01

地耳,为穷人而生

在明代成书的《野菜谱》中,就专为它立了一目。作者王磐生于明中期的嘉靖年间,不忍看到江淮流域百姓因水旱交错流离失所,又怕其等误食毒物。便“目验、亲尝、自题、手绘”五十二种野菜,以此来教导灾民按图采食。后来名医滑浩为这些野菜各题了一注歌谣,为《地踏菜》所题为:

……地踏菜,生雨中,晴日一照郊原空。庄前阿婆呼阿翁,相携儿女去匆匆。须臾采得青满笼,还家饱食忘岁凶,东家懒妇睡正浓。”

中华民族的劳苦大众几千年来都活在饥饿当中,地耳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难得的吃食和美味。这首歌谣把采摘地耳的急迫显现无疑。它生于雨中,天一放晴就踪迹全无了,人们必须抓紧时间,倾家而出,采摘回来可以饱餐一顿而暂时忘掉这不好的年景。但这毕竟这是穷人的吃食,你们劳心劳力,东家却还在酣睡当中,不为所动。

地耳菜怎么种植,地耳菜是怎么形成的(5)

作者怀着悲天悯人的心境写就此书,实用价值极高。此后还收录进《农政全书》中,被徐光启称赞“格调至高,堪于救荒(救荒本草)”。汪曾祺老先生也给了《野菜谱》最高也是最贴切的评价:“人民性”。因为本书既有对劳苦大众在荒年歉收之后的无限怜悯之情,又有对地主乡绅不管佃农死活的无限嘲讽之意,并直指问题根源:明中后期大规模的土地兼并。从人性的光辉来看,它的思想价值远甚于实用性。

地耳究竟是怎么一种蔬菜呢?说它是菌类,菌类书籍中未将其录入;说它是植物,它又是标准的四无:无根无叶,无花无枝。它总绽放都在雨中,一遇干旱马上缩成黑色的小片或直接消失不见。其实,他的学名是“普通念珠藻”。这种自生自灭,毫不起眼的低等藻类,其实和发菜,紫菜,海带皆为近亲,同属于蓝藻这个大家族。它靠着最原始的细胞分裂来繁衍生息,并被表面的一层胶质物所包裹。仅仅是因为内部排列结构的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形态。它的根不具备吸收水分营养的作用,唯一的作用就是固定。当旱季来临,根也就萎缩了,也就被风吹起随处飘散。

地耳菜怎么种植,地耳菜是怎么形成的(6)

地耳的足迹遍布整个星球,在历史长河中却只有我国拿来食用。欧洲人也在很早以前发现了这种藻类。法国人认为其总在雷雨之后出现,是天上坠落的星辰,故取了个诗意的名字“坠凡星”;西班牙人认为它是上帝看到他们驱逐异教徒这一伟大功绩后滴下的眼泪;但没有人会想到食用它。直到近些年来,日韩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开始被我国带动,逐渐认识了这是一种有很高食用价值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这种随处可见,干旱时皱缩沉睡,湿润时舒张丰润,在浅水中还能固定在石头上的食用藻类,其身世却是别的蔬菜无法比拟的。它的祖先蓝藻诞生于三十亿年前,那时的地球还是一个大火炉。地壳动荡不安,火山持续喷发,原始大气中充斥着大量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缺少氧气,生命的高等形式便无从诞生。在这片荒芜又不时地动山摇的星球上,只有蓝藻在原始海洋里顽强的生存着。它进化出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合成为富能有机物。更关键是:它排放了大量的氧气进入空气中,通过数以亿年的努力,并最终改变了大气的构成。不光直接造成了生命的爆发,还形成了抵挡紫外线的高空臭氧层,这才有了现在地球舒适的生存环境。蓝藻是真正的地球拓荒者,为地球的发展立下的汗马功劳应该是首屈一指的。

地耳菜怎么种植,地耳菜是怎么形成的(7)

地耳继承了蓝藻这一特性,生命力极其顽强。它能生活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无论是陆地,山溪,戈壁,沼泽,只要有一点点水汽它就可以马上复苏。它既能生活在零下八十度的南极,也可以在零上80度的温泉里繁衍;无论是白雪皑皑的八千米高峰,还是盐池硫碱的洼地,它一样可以顽强的存活着。如暂时不具备复苏的条件,它就会自我休眠,这个过程能够长达百年。只要有水就会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完全激活。它不需要种植,不需要施肥浇灌,只需要天赐的水和阳光就能奉献给大家如此的美食。大自然造物之妙,令人叹为观止。

地耳菜怎么种植,地耳菜是怎么形成的(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