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难归难,我们还是得使尽浑身解数寻找办法。
刚开始,不少人都把焦点放在量差性指标*上。
虽然食用油和地沟油都是油,但地沟油在化学组成方面肯定有些是达不到理化指标的。
例如烹饪方式、流经下水道受污染等,都会使地沟油的发生各种变化。
*注:这里量差性指标指地沟油与普通食用油共有,但含量又具有显著差异的化学物质或指标。
食用植物油的理化指标
但在不少精炼地沟油的检测中,其都能达到这个理化指标,无论是酸价还是过氧化值等。
此外,检验机构如果确定了地沟油的检验指标,不法分子就会想尽办法来掩盖参与检测的这项标准。
如常规油脂理化指标法、测脂肪酸相对不饱和度、电导率法、节点性质法、脂肪酸组成分析法等通过量差性指标的地沟油鉴定法,都有一定的指标范围。
只要造假商,往好油中按比例地掺入地沟油,就能简单地蒙混过关。
而且商贩也是懂一点技术的,在对地沟油的重新提炼过程中也会有意往这个标准看齐。
可能有人也想到了,在食用油变成地沟油的过程,肯定会掺杂了什么东西。
这种地沟油独有的物质,能不能成为鉴别地沟油的标准?
有是有的,但无一例外都特异性不强。
通俗的讲,地沟油中确实有食用油中没有的物质。
但这种食用油中没有的物质,在地沟油中并不是共有的。
所以也就造成了这些检测方法,“都有一定效果,但并不适用于所有地沟油”。
不但容易冤枉了好油,还有可能出现“漏网之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