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曹晶瑞 王巍)中午的北京,气温逼近30℃,通州区漷县镇罗庄村附近的一块农田里,十几位农户正在地里忙着收割西兰花。大概一周前,此处近100亩的西兰花就已成熟,一位农户告诉新京报记者,为了趁鲜将西兰花送往新发地市场,农户们近来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开始在地里忙活,直到下午三四点,西兰花装满整个厢式货车,送往新发地市场,农户们才算结束这一天的劳作。
近100亩的西兰花已经成熟,农户们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开始在地里忙活。新京报记者 王巍 拍摄制作
一望无际的田地里,一颗颗翠绿的西兰花已经成熟,农户们戴着大檐帽,遮阳面巾,手拿镰刀,不断弯腰将西兰花收割,然后装进一旁的大塑料桶里。桶里的西兰花满了,他们就把桶搬运到地头,递给正在货车车厢里等候的收菜师傅,如此往复。新京报记者看到,农户中多为中年妇女,其中一位头发近乎全白。“这一桶装满了得20多斤!这一天都不知道得搬多少桶,车装满了就行了。”一位农户表示。
西兰花装满整个厢式货车。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今年53岁的周女士来自安徽,是这块西兰花地的主人,她来北京承包土地种植西兰花已经有几年时间,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周女士最忙的时候,近百亩的西兰花接连成熟,周女士也和其他农户一样,需要拿着一把小镰刀在地里收割西兰花。“西兰花保鲜期比较短,得抓紧收,卖给客户,这样我这大半年才不算白忙活。”周女士称。
农户们将一桶桶西兰花搬运到地头。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因为工作量太大,每年,周女士都会找老乡或是住在附近的一些农户来帮忙。记者采访的时候正值晌午,气温逼近30℃,阳光暴晒,农户们顾不上休息,持续在田间忙碌着,只偶尔会到地头儿的大树下喝口水。据一位来自河北邯郸的农户介绍,她每年都会帮周女士收菜。“往年人手充足,今年人手少了些,工作量就随之大了些。”稍事休息后,她便又赶忙回到地里收割西兰花。
一桶西兰花大概20多斤,农户们一天都不知道要搬多少桶。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据在一旁等候收菜的张师傅介绍,这些西兰花会被送往新发地市场。“我最近每天三四点就出发往这里赶了,因为也要在指定的时间把菜送到新发地,保证新鲜。”张师傅也是安徽人,每天的任务就是在北京及河北一带收菜。遇到个儿小的西兰花,他会提醒农户“这个个头儿太小,下次别再摘了。”张师傅称,一桶西兰花的重量在20多斤。“从地里一桶一桶地搬过来,确实不轻省。”
张师傅称,西兰花价格最好的时候能到2元一斤,平常基本在1.4元至1.5元之间,收菜价格随市场波动而变。大概还得半个月,这块地的西兰花才能收完。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王巍摄影
编辑 穆祥桐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