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斐济,菌草被誉为“中国草”或“神草”。
作为一项中国原创发明,菌草技术开创了“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先例。有了这项技术,草可以养菇,既帮助百姓致富,又保护了森林。菌草大面积种植,能涵养水土,又是高产好用的饲草。
中国援助的菌草技术示范中心项目自2014年引入斐济以来,不仅结束了当地不能培育蘑菇的历史,还帮助农民减贫致富,有力促进了该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主席长期关心的菌草技术国际合作已拓展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食·金字招牌
在马达加斯加最大面额的纸币上印着一束杂交水稻。这是这个一直与饥饿抗争的非洲国家献给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礼物。
2019年5月,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马达加斯加成立首个国外分中心,为非洲选育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水稻品种。
“自从引进中国杂交水稻,我就一直种这种水稻,再也没饿过肚子。”马达加斯加稻农拉奈弗马纳纳·乔治讲起他与中国杂交水稻的情缘,脸上写满骄傲与幸福。
据马达加斯加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长拉纳里韦卢介绍,借助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水稻产量从每公顷3吨提升到了10吨。
作为技术援外的金字招牌,中国杂交水稻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技术,成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中国方案”。
食·授人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