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采前处理
采摘前一周全树喷施一遍*菌剂,*菌消毒。
喷施0.2%氯化钙,提高果实耐藏性。
2. 果实采收
采收时期:八成熟(绿色面积占果面1/3)
采收方式:人工采摘,带果柄,轻摘轻放,避免挤碰、摔伤。
3. 分级
按分级标准仔细挑选,轻拿轻放,剔除虫果、伤果、病果、畸形果等。
4. 贮前处理
4.1 贮前用20%氯化钙溶液浸果30min后,再用30mg/kg的赤霉素溶液浸果5~10min,晾干
4.2 1μL/L 1-MCP(安喜培)熏蒸12h 0.2%TBZ溶液浸果3min后晾干 果蜡涂膜处理,晾干
5. 贮藏保鲜
5.1 贮前准备工作
入贮前10天打开库内门窗通风,以充分排出库内湿气,入贮前1周将库房彻底清扫干净,并对库房及用具进行彻底的灭菌消毒,并采取措施降低库房温度至0度。
冷库消毒方法:硫磺熏蒸法:每立方米库房面积用15g硫磺,用锯末做助燃剂,在库房内若干部位,将硫磺与锯末混合点燃后立即扑灭明火,使其发烟,关闭库门熏蒸48小时后,打开库门通风换气,以库内无刺激气味为宜。或者用福尔马林1%-2%液喷施
冷库专用消毒熏蒸剂:FK等
5.2 果实的预冷与入贮
5.2.1 预冷:将果子按不超过总库容1/5的数量迅速入预冷库,周转筐按单排或双排(中间留空隙)码放,冷凝器旁和风口下不要码放,迅速将果体温度降到接近贮藏温度。
5.2.2 入贮藏库:塑料筐套袋(带孔的厚度为0.03mm的PE保鲜袋)敞口,待果体温度降至贮藏温度后封口,按“三离一隙”原则码放,冷凝器旁、风口下不要码放。
5.2.3 贮藏期间的管理
5.2.3.1 适宜贮藏条件:温度0℃(~4℃),湿度90%。库内温度务必保持恒定,温度波动过大易在果袋内产生“结露”现象,不利于贮藏。
5.2.3.2 定期进行通风换气,排除果子自身产生的有害物质。每15天在库内外温差最小的时候通风一次;
5.2.3.3 初期要勤检查,一般15天1次,并及时剔除腐烂果及周围的果实;30天以后,每30天检查一次;
5.2.3.4 减少库门打开的频次,保证库内贮藏环境的稳定。
6. 出库与包装
6.1 先进先出原则:果品根据入库时间分开码垛摆放,出库时应遵循先入库果品先出库原则。
6.2梯度升温:
果子转入与贮藏库温度相近的预冷间,停止制冷设备,人工操作装盒;避免果面有水珠凝结。
示:
1. 消毒*菌处理依据可操作性,采摘前和贮前可择一进行实施,配合使用保鲜剂1-MCP;
2. 带孔薄膜袋,果体温度降至贮藏适宜温度之前切勿封口;
3. 所有操作人员经培训后戴手套操作;
4. 长期贮藏库除定期检查外切勿打开,温度在可控范围内务必保持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