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是1号优选小分队,今天我们带来溧阳的特产小故事——
于故乡处思故乡
徐菁
吱嘎一声,一只充满褶皱的手轻轻推开了木门,午后的阳光透过门帘跃进了昏暗矮小的青砖瓦房,斑驳地洒落在不那么平整的夯土地上。一个矮小佝偻的身影穿过老旧的木门,穿过阳光,匆匆走向了屋内的土灶台,带起地上一抹轻灰在光束中无序地舞动。那只粗粝的手插入灶台边的木桶,撩起了一串水珠,手掌上捧起的分明是一颗颗饱满又乌黑莹亮的米粒。突然,一道小小的身影飞奔进屋,抱住了那道佝偻的身躯,稚嫩的童声响起:“外婆,我要吃乌米饭,还要加白糖!”灶膛里腾腾跳跃起了火苗,烟囱中缓缓冒出了白烟,一个温暖苍老的声音缓缓讲述起古老的传说:“这乌米饭啊,是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在得道后为他的母亲制作的。他的母亲因为生前作恶,死后被罚入十八层地狱受饿刑。目连每次给母亲送去的白米饭都会让边上的其他饿鬼抢走,只能想办法将大米染黑。他在我们江南找到乌饭树,将树叶捣碎,用它的汁水浸泡米粒,制成了乌米饭,才最终让母亲吃上了饱饭。所以啊,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我们溧阳人都要吃乌饭……”
睁开眼,温馨的场景瞬间消失,又是同样的梦啊!梦里总是一派温馨,有旧瓦房、黑烟囱;有土灶台、乌米饭;有暖乡音、浓乡愁……而梦醒时分,却只有浓浓的失落,是为了越来越老的亲人,越来越淡的民俗,还是逐渐丢失的传承?或许兼有之。
现在很少能见到有人亲手在家做乌米饭了,会做乌米饭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传承慢慢地断了。不仅是乌米饭,扎肝、小脚粽、油炸糍等一系列溧阳的传统特产美食,在现代社会已逐渐式微。这诚然有物质大丰富、工业规模化带来的不可抗性;但不可否认,乡人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对传统农产品、传统美食的制作工艺缺乏传承也是直击要害的原因。
溧阳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山清水秀、物质富饶,其地产的农产品一直声名在外,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次出差说起家乡,我都会盛赞她的风景如画、物产丰富、特产别致,“三白三黑”从来都令外地人兴致盎然。但是身在家乡,却时不时会出现一些令人尴尬的场景:我们的乡人说不出“三白三黑”,不了解家乡特色,对家乡文化没有认知和归属,这何其可叹,又何其可悲!我曾拉着我的外甥和他的小伙伴,问他们最喜欢家乡的什么特产?两人居然一脸懵懂,犹犹豫豫地说是肯德基。这是我不曾意料到的情况,一时间竟也不知作何反应。
溧阳一直在努力提升其本土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提升其质量和影响力。但是从目前的状况看,效果并不那么尽如人意。广大市民接收到的相关信息仍然有限,甚至略显闭塞,尤其是土生土长的年轻人,他们缺少对于家乡文化的系统性学习和了解。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乌米饭,什么是白芹,什么是白茶,却对KFC、麦当劳这种外来文化趋之若鹜,知晓甚多。这种现状促使我们思考,在对外输出本市特色农副产品之前,是否要先提升本市市民对于我市特色农产品的认知和认同。从娃娃抓起,普及乡音和本地文化;从传承着眼,构建文化认同感。当我们的乡民能清清楚楚地对溧阳的特产讲述一二,当我们的小辈能昂首挺胸地道出一个个传说故事,当我们家家户户仍能拾掇出古老的特色美食,我们的特色农产品、特色美食将被更多人所知,我们的乡人将成为本土文化最有力的传播者。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了!
我时常忧愁,在若干年之后,我们鬓角已衰却乡音不再,生活富裕却特产无存,能尝百味却再找不到家乡味,脚踩家乡的土地,却只能于他乡思故乡,这是最大的悲哀!家乡味能常伴烟火气,而非停留在梦中,这可能是一个溧阳人对家乡最质朴的期待了。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啦,1号优选小分队和大家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