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14 阳系魔法师游戏卡
阳系魔法师,如阳光般温暖、欢快、愉悦。阳系魔法师管理开心、快乐、暖心、兴奋、自豪、得意等等。它常常被多数人喜欢,甚至是排斥其它魔法师们而只喜欢阳系魔法师。但阳系魔法师也有其利弊之处,如果一个人一天24小时的把阳系魔法师放在前面,完全对其它情绪视而不见,那么阳光的炽烈,也会让自己和他人受伤。太热烈了,就容易过度。所以家长要谨慎孩子在骄傲、傲慢、自负等方面的教育。
阳系魔法师的识别就更容易了。
面部表情上,各个部位都是上扬的,就如同升起的太阳,一直向上探求(参照《情绪力游戏卡》)。
图4-15 《情绪力游戏卡》喜
身体方面,也是整体向上的,舒展的,开阔的,上扬的,自在的,放松的(参照《情绪魔法师》)。
图4-16 《情绪魔法师》喜
如何与魔法师连接?
第一, 试着和它具备同样的形态。
一个孩子坐在那里谁也不理会,就只用脚轻踢着空瓶子。我走过去坐在他旁边,也用脚像他一样安静的踢着。一会儿,他转头看看我,“你的瓶子比我的大”,于是,我们开始语言交流了。
当我们不太知道如何和孩子产生共鸣时,读不出他的情绪、看不透他的想法。没关系,先和他保持同样的姿态,静静的陪着他。许多演员在表演练习的时候模仿猫的步伐,模仿多了真的就体会到一只猫轻飘飘的感觉了。其实这无非是一种启动身体机能来寻求感觉体验的方法。同时也是连接的一种最浅显的方法。
与情绪连接,也很简单。你可以想象一种愤怒的情绪,身体语言是什么样的。当对方正紧握双拳感受愤怒,你却在手舞足蹈欢快踱步,那么你永远不要期待,能够与愤怒深切连接。明明现在的你很难过,需要静下来呆一会,可你却让工作添补了空虚,那么你就不要期待,难过会待见你,给你留下成为朋友的机会。
第二, 试着和它同样的感受。
本章节我们重点谈到的就是情绪,因此我想强调一下感受连接的重要性。并不是其它连接不重要,只是在当今这个信息蓬勃发展的时代,人们太多的使用理性脑去工作,甚至在成长过程中过早的被理性教育,使得太多的人忽略了情感的看见和表达。因此在现代儿童教育的过程中,父母们反而要把注意力转向更多的看见孩子情绪情感的发展,毕竟情绪成熟,才能为理性成熟奠定更好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情绪也需要共情,因为它们也是一个个独立的人哪。人类语言的奇妙之处,就是能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发生表达出来,使其它人理解,从而建立相互之间的连接与交流。当我们识别了某种情绪后,我们完全可以告诉它:我懂你,你很难过,其实我也一样。
共情可以让情绪得到很大的释放,因为它被理解和关注到了,也是一种无形的支持——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共情之后,如果再有一些陪伴和有形的支持,那效果就更好了。
给自己一个安静的环境,好好和自己聊聊。有人称这为“自我对话”。自己和自己的情绪沟通,说出它的烦心事,听听它需要什么,这样,情绪自然而然就和我们紧密相连了。我们也可以静静的陪伴,比如哀伤,我们只要在安全安静的空间里坐一会,自己抚摸一下自己的双臂,心里的温度和力量就慢慢复苏了。
当然,更深层次的连接,是和自己的情绪共进退,一起享乐也要一起受苦。这个就是利用情绪的出口来帮助情绪得到安慰,平静下来。
第三, 试着找到它的私人逻辑。
在“私人逻辑”的章节里,我们说的是一个人是如何通过身、心、脑的运作形成私人逻辑的。本章我们也阐述了,情绪就是一个独立的人,主人的一个面相,因此情绪的发生发展,也有着它自己的私人逻辑。
有一个家长班的学员,他对孩子的要求不高,唯独见不得孩子糟蹋书。其实算不得糟蹋,只是小孩子经常会把书弄的卷页、撕痕、折损,这也是常见的现象。但是这位妈妈她忍受不了,只要看到书有丝毫的折痕,怒气就由然而生。她多次尝试改变这种现状却无能为力,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的愤怒沟通了。
当我们回顾年少经历时,妈妈想起一段往事,就是父母曾跟她说过一句话:“书是你的脸面,书坏了,脸面就坏了,脸面坏了,你就不配在这个家呆了”。这就是他的愤怒的私人逻辑,形成的全过程。书是脸面,书坏了就要被赶出家门,可是自己又没有做错什么啊,凭什么要被这样对待,父母不应该是无条件的爱孩子吗?怎么会对书比对孩子还要关照呢?
这份愤怒,来自于书的损坏和对把书和人等同的不满。于是在后来的家庭生活中,书的损坏就成了导火索,一次一次牵引着愤怒的发生。愤怒自有的私人逻辑就是:只要书不能完好,我就要站出来保护主人,以免她被遗弃。随后我们用了这条私人逻辑与她的愤怒连接:谢谢你一直都在警觉着,一直记着书的完整性对我的重要性,谢谢你自始至终都有保护我。她的愤怒终于在多年以后被识别和连接。再后来,她说面对孩子弄坏书的问题,自己不再那么强烈的愤怒了。
第四, 情境的支持。
很多人都会发现,当自己有婆媳矛盾时,看到那些类似经历的电视剧,就特别解气;当自己婚姻不幸福时,看那些霸道总裁文,就特别减压。情境对于情绪具有着巨大的支持作用,只是我们常常容易轻视了。
电视里面,一个人痛哭流涕总是伴随着瓢泼大雨。现实中也一样。当你特别难过受伤时,走出去痛痛快快的淋一场雨,竟有那么一种无比畅快的感觉。
我曾经读过一个故事,印象深刻。说的是一位母亲带着年幼的孩子去医院看病,医生传来一个噩耗,说母亲得了癌症。当时,母亲非常害怕,内心的忐忑无以言表,又无人倾诉。当她牵着孩子的手走下楼梯到达一楼大厅时,孩子突然停住了,他看着医院那不断旋转的大门,那是他第一次见这样的门,他怯怯的跟母亲说:“妈妈我害怕”。母亲轻声的回应了一句:“我也怕。我们手拉手一起走过去吧”。那时,她感受到了孩子小手的紧握,但心里突然释怀了。于是母子两个大步流星的走出医院大门。
孩子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同样害怕的情境,母亲也为孩子创造了二人共享的情绪氛围,这是一种情绪共鸣,也同样是一种情绪的支持,于是他们两个都不再像开始的时候那样害怕了。
现在,你也可以理解,为何一些青春期的孩子喜欢隆隆作响的摇滚乐吧,他们的愤怒找到了伙伴。
有一个孩子喜欢听迷幻摇滚,那种像吸食了大烟后幻境丛生的感觉,这个孩子正处于一种迷茫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因为厌学来到咨询室,他跟我说:“我喜欢躺在床上,想象着自己在一片迷雾里,有一群人和我一样,像行尸走肉般的摇摆”。
其实懂你的孩子并不难,关键是你有没有看清楚,他所做的一切,无非是一种内心的投射,利用情绪与情境的同频,来让自己释放和感觉好一些。
第五, 陪伴,只要陪伴。
其实每一种情绪都是需要陪伴的,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越是多子女的家庭,孩子们之间的竞争越明显,不是孩子们喜欢争斗,而是他们都希望更多的被喜欢和被赞扬。
在情绪的世界里,魔法师就有四个系列国度(在《情绪魔法师》中,我们增加了植系魔法师第五个国度),而每个国度里又有无数个小小的臣民,如果我们过度忽视了谁,又过度宠溺了谁,自然内耗就发生了。如果我们能够试着雨露均沾,每一种情绪都能适当的陪伴,那自然它们也会和谐相处,共同为主人效力。
你可以想象一个班级里有50个学生,老师要管理好这个集体其实并不容易。老师可以选出班长和班委,他们和老师的沟通可能更多,但如果班长和班委颐指气使、狐假虎威,就会引来其它同学、尤其是差生的不满,他们就会挑战老师和班级规则,扰乱秩序。如果老师能够尽量公平,并关注到某几个时刻,某几个差生的不满与对于被关注的需要,用一点点时间来关照到,那么这些差生也会拧成一股劲儿,想要帮助老师把班级建设的更好。
班级里这些学生,并不是每一个人对陪伴的需要都一样。有的孩子贪玩,喜欢和同学有更多在操场的娱乐;有的孩子孤单,喜欢老师偶尔走过来关怀一二;有的孩子自卑,不要陪伴只想能多多的被表扬……如果老师抓住了他们各自要什么,就无需为每一个平均分配时间和精力了。
情绪也一样,并不是每个情绪都需要像值日生一样定时定点的来和去,只要情绪的主人——我们,能够摸清楚自己的各种情绪有怎样的特性,自然就能够更好的管理这个大团队,让每一种情绪都成为集体的一份力量,积极努力的向心而动。所以,学会用魔法师需要的方式陪伴它们,你就能游刃有余的管理好情绪们。
(3)情绪的内化和出口
当我们的情绪被觉察、接纳、识别、并连接后,它们就需要有一个释放的机会。换句话说,你看见人家了,又把人请到屋子里来,握了手,当然要请喝一杯茶或者畅聊一番,不然你刚握了手就把人家请走了,岂不是翻脸不认人?
人本来就是贪心的,情绪也是。一个孩子,若是他从出生起就是被关注的,那么他可能慢慢对关注就习以为常了,甚至偶尔会觉得总被围着很烦,还是自己一个人静一静比较好。但若是孩子从小就不被关注,他又每天看着身边其他的孩子被呵护着、安抚着,他会是什么样的心情?这种心情堆积的越久,他越渴求那份关注,越想时不时的引起大家注意,甚至是一切目光都只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
情绪就像一个一个的小孩子,在最小的时候,孩子刚刚生出各种基础情绪时,如果它们被一个一个关照到了,并逐渐形成了“我是被爱的”坚定信念,它们自然就不会再争着去站在最前面,而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选择需要它发挥特长的时刻,才主动站在最前面。可惜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直到青春期,父母才大叫道,“这孩子怎么情绪这么难搞”?然而此时才关注到情绪,其实已经迟到十余年了。
基础情绪未被关注到,再随着年龄增长出现越来越多的复杂情绪,它们就像是一个家庭里面不断出生的小孩,前一个看到后一个在争夺自己的被爱,就拼命的想保住自己的地位。此时,每一种情绪都是十分渴望和抑制不住的想要站在最前面,于是一旦我们重新打开情绪的大门,很多情绪在被看见、受邀请后,就不想离开主人的身边,想一直和主人呆在一起了。这时候,父母们会发现,孩子的某种情绪抑制不住,有一丁点小事情,眼泪就流出来了,而且每次情绪来了,似乎很久才能平静下来。这其实就是情绪在为自己寻找出口,并不断的确认这个出口,是否可以让它长久的走通,而不会再一次被堵住。
最近因为疫情,一个孩子的训练中断了几周。在中断之前,我们对她哀伤的情绪进行了激活,但她仍然只能在不愉悦时,挤出一丁点眼泪,然后就转移打岔了。可重新回来时,短短一小时内,她哭了四回,而且每一次都是眼泪止不住的流,流了5分钟以上。第一次,因为老师在帮助另一个孩子整理,没来得及回应她;第二次,因为她故意弄脏桌子,老师提高声音要求他收拾;第三次,她想跑出去,老师说“不可以”……
在很多父母看来,这都是十分小的事情。类似哭法的孩子,在父母的口中常常是特别粘人、矫情、太爱哭了、太柔弱了。可是在这个孩子身上,此时他的所有表现都是在给我们一个惊喜,他的情绪在修复,而且呈现了一次很大的进步。
这个孩子在更早的时候,是从来不哭的。他只会摔东西。平时如果未被满足,就转移去做别的,几乎十分钟内会把屋子里所有的东西都拿一遍,这个不让拿就转向那个。父母们反馈就是带她太累了,一眼看不见就不知道把什么弄坏了。实在积累太多、情绪太满了,就会把东西狠狠的摔出去。经过一段时间的激发,孩子愤怒的情绪被不断的觉察、识别和连接,孩子学会了说“我生气了”,学会双拳紧握从头的两侧用力划下来,学会跺脚,这时候,她的愤怒就像泛滥了一样。她从椅子上站起来,老师只是轻轻的按着她的肩膀请她坐下,她就摆出姿势,大声说“我生气了”,那时候她的愤怒就像潮水,汹涌而出。
但正是这样的汹涌,才让我们明白,情绪是需要出口的。如果它憋的时间短,它就不需要太多时候站在队列的最前面,在体外游荡;但如果它被压抑的时间太久了,它自然要在外面畅快很久,也不愿意回去。好像笼子里关久的鸟儿,就算它已经不会飞了,它也不愿意回笼,只想着肆意的游荡在天地之间。
因此,情绪是需要有出口的。只不过这个出口,根据人的认知水平和阅历不同,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去表现。
对于低龄段的孩子而言,情绪的出口大多在“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用肢体语言去“泄”。前面我们有分析到,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最先成长的就是身体,他会动、会跑、会打和推。父母们习惯于遇到问题就跟孩子讲“你不应该打人,有什么事情可以说出来”,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一个身体语言还不能良好把控的孩子,他靠什么顺利的以更高级的认知语言——口语来表达自己?
越小的孩子,越需要通过身体语言来让情绪找到出口,获得释放。
比如开心,孩子们会大叫大闹、会跳沙发、会跑起来甚至没有留意到危险、会说个不停没有中心话题、也会尖叫,有些父母就实在受不了此类行为,常常阻止孩子。在这个阻止的过程中,我们无形中就阻塞了孩子“喜”的表达出口,甚至长久下来连识别和觉察,都受到了影响。
有一个孩子,他在我们一周的训练营里,没有笑过。他总是会突然低沉下来,心情不太好的样子。他不太爱争辩,只会背过身去自己消化。只有一次,因为冲突太大,我跟他说:“刚才那个情形,我看到你很委屈,你其实不是那个意思”,他便说:“我就是只乌鸦,我到哪里,哪里就会打架”。这个孩子只有6岁,让老师们都十分震惊。一个仅6岁的孩子,认为自己是“恶”的来源!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看大,是因为儿童到达三岁左右时,自我意识已经逐渐形成,开启了新的人生起点。同时,0-3岁是大脑细胞急速增加的时期,4岁左右大脑神经元会根据头三年的使用频率来进行挑选,用尽废退。而“七岁看老”,是因为人类成长到6岁左右,大脑容量已经达到成人的90%左右,此时孩子的“自我概念”基本形成——我是有用的还是无用的、我是被喜欢还是被讨厌的、我是值得被爱的还是不值得的。
一个6岁的孩子,形成了“我是讨厌的”、“我是恶的”、“我是引起灾难”的信念,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而这种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呢?快乐在他的心中又是什么样的呢?当快乐被禁止,孩子能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吗?
当然,随着孩子的语言系统和词汇、认知越来越完善,我们可以在阻止孩子用跑用跳的同时,明确告诉他需要如何去做:“请你扬起嘴角大声说,我太开心了”,这样,我们就“教”会孩子从身体的表达逐渐转向更加高级的语言表达形式了。
愤怒的出口,与攻击和外倾行为有关。比如摔东西、大声喊、扯嗓子哭、推人打人咬人、爆粗口、吐唾沫、疯跑、爬高和纵身跃下等。父母们经常见不得孩子这样的行为,觉得这样会很缺乏教养。要知道想让孩子有良好的情绪出口,一方面是父母不要阻断,要经常给孩子释放的机会,他就可以养成在需要时去释放的习惯,而不是随时随处、毫无预兆;另一方面,父母要引导孩子良好的方式,而不是给孩子关上了一扇门,却不给打开另一扇门。
对孩子们来讲,被拒绝和阻止的事情数不胜数,甚至一些孩子慢慢发展出以拒绝他人为乐的个性。孩子总能听到“不行”、“不许”、“不让”等交流语言,而且常常都是在孩子刚刚说出半句,就被以这些“不”打发回来了。
很多妈妈说:“我越不让他干什么,他非干”。也有很多孩子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永远在做父母不让做的事,搞得父母筋疲力尽。为什么?我们把孩子带进一间小黑屋,孩子只能看见一扇门,尽管它通向的是未知或者更可怕的地方,但于孩子而言,至少能出去,不试试怎么知道。但他每一次开门,父母就给关上。这个孩子永远被关在小黑屋子里出不去,他又看不见别的门,自然就要反复想办法去打开这扇门。而且越是被阻止,他越好奇,越想要争夺自己开门的权力。如果他是你的孩子,请你在关上一扇门时,为他打开另一扇门,哪怕只是在那扇门前挂上灯光,也好过让孩子长久的呆在小黑屋里不知所措。
所以如果你不希望孩子愤怒时做出很暴躁的行为,请你马上教给他,你认为自己能够接受的方法。比如具体说出“我很生气”,或者使劲跺跺脚。记住:千万别含糊的说“请你用语言表达”,什么样的语言?他可以怎么说、说什么呢?
哀伤,它的出口其实是安静的陪伴,以及一点点冷冷的共鸣;那种向下的方向感的抚慰,也非常有帮助。所以千万不要阻止孩子哭,越小的孩子越是。他小时候哭够了,哀伤持续得到好的出口释放,不堆积、不压抑,慢慢大了自然就可以用语言表达或独自化解。那些总是泪点很低的人,其实并非“心软”,而是有太多年少时候的未满足,经常被触动,而那时的未满足,本该用眼泪释放,他却没能够。
处在哀伤的人们,最讨厌被不停的劝导,安静下来,才是他们的需要。但如果你离去的太远,他们又会孤单,本来哀伤的时候就觉得冷,如果再让孤单陪着,那不是更心寒?所以陪伴是一种很好的帮助孩子哀伤流出的方法。我在网络上看过一幅未署名的画,引用于此。
图4-17 我们如何陪伴(摘自网络)
这幅画完美诠释了何为陪伴。不一定要贴紧他,也不要走的很远。只是在他允许的距离,呆着,当他准备好想走出来时,一眼就能看见你。换句话说:他可以相信,你一直都在,从来没有离开。
我们在讲情绪识别时有提到过,哀伤与冷的感觉有关。所以当孩子哀伤时,将环境温度调的低一些,或者带他淋一场雨,常常会有助于他的情绪找到出口。你想,如果你的哀伤想流出来,外面的世界是火一样的炽热、还是凉冰冰的,你敢出来呢?
人在哀伤时,站着不如坐着舒适,坐着不如躺着或趴着得劲儿,眼泪是向下流的,眼睑是向下垂的,身体是向下摊的。所以哀伤的时候,向下的动作可以帮助你身边的人释放情绪。如果孩子在哀伤时愿意抱着你,请你用手在他的后背由上向下轻轻抚摸;如果你陪坐在他身边,他又允许你的触碰,你可以从肩膀到小臂向下轻抚他的胳膊;如果你自己哀伤,你也可以双手在胸前交叉抱住自己,由肩膀向肘部向下抚摸双臂;当然,胸口由上向下也是一种方法。
害怕的释放,对小孩子来说其实也是哭,还有就是被保护和安慰。因为只有在安全的情境下,害怕才敢走出来,体验自己是被保护的。如果孩子不小心被绊倒了本来就有些惊慌,此时父母又大声的呵斥让他感到害怕,那么孩子的怕就锁在身体里,出不来,因为外面不安全,怎么可以从心门里走出来,到外面去呢?
“正面管教”里有句话叫“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这不仅关系到孩子看待错误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关系到,孩子犯错时的情绪,有没有机会获得出口走出心门。如果更多的情绪被锁住了,孩子对于错误的认知,势必要产生偏差。
随着孩子年龄增大,认知越来越广泛,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尤其孩子们到了青春期,情绪的表达就未必都需要通过“泄”的方式出口了。他不一定要大喊大叫或者说出来,他也可以通过内化的方式来让自己缓解。
任何问题的发生都存在着外因和内因,情绪的产生也是如此。一个愤怒的情绪产生,外因是有人侵犯了你,内因是你认为这是一种侵犯性行为。低龄段的孩子在认知上,只是“是”与“非”,他们尚无从思考是否有其它可能性。而青春期孩子的认知发展已经到了“形式运算阶段”,他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一个问题,也能够理解一个问题的发生未必全对或全错,可能还有灰色的争议地带。那么对于情绪,既可以通过“泄”的方式去归结外因,让自己的情绪流出心门,得到释放;也可以通过自我认知的重新思量,改变内因,愤怒的因由化解了,愤怒自然消解。
一个初二的孩子跟我讲:我觉得我与同学的关系,比我与陌生人的关系还要远。他解释说:我在车站等车,有陌生人在我身边,我不会躲,我觉得和他们的关系就是谁也不认识谁,站在自己的地方就好了。可是我在教室里,只要一看到几个同学围在一起说什么,我就觉得他们是在偷偷说我,我就想走的远远的,想走出教室,不想回到座位。
孩子对同学的这种“畏惧”情绪,从外因讲,是同学引起的。如果让孩子在咨询中有更多的机会表达他的紧张、害怕、担忧以及对被喜欢的渴望,他的害怕可能就不会那么强烈了。当然如果孩子看到同学转身离开的同时,身后有一个温暖而安全的怀抱,且是永远不背叛的怀抱,他也不会再对同学间的关系那么纠结苦恼了。那么内因呢?
我给孩子举了个例子。我和孩子面对面站着,然后我向后退了两步,我问孩子现在感觉怎样?孩子没说话,也向后退了两步。于是我又向后退,孩子也继续向后退。后来我问他为什么退后,他说因为我觉得你不喜欢我。这就对了,如果现在你和你的同学之间,你一看到他们就躲开了,他们会如何以为?即便他们有人想要和你说话,看到你多次离开,还敢主动跟你搭讪吗?他们也有害怕。孩子听完点点头,明白了。几天后他跟我说,他已经与和他最近的几个同学打成一片了。
这个孩子就是在内因上进行了情绪的内化。他的害怕是因为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可是当他从认知上明白,或许不是对方讨厌自己,而是自己的行为让对方感觉到害怕,不敢主动与自己交流时,孩子的害怕就缓解了。
情绪出口其实就是情绪表达的方式。很多父母容易混淆情绪的发生和情绪的表达,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把调整孩子的情绪表达方式,用成了阻断孩子的情绪发生与表达,这样就很容易影响孩子的情绪发展。当然,很多成年人也是在同类环境下成长为如今的情绪积压。
与孩子进行情绪沟通,父母们要学会先肯定情绪、再引导表达两个步骤。肯定情绪是表达出你对孩子某种情绪发生的理解和看见,即帮助孩子觉察、接纳、识别和连接情绪。引导表达情绪,是告诉孩子他当下的表达方式可能不礼貌或不恰当,并且告诉他正确的表达方式——还是那句话,你给孩子关上一扇门,就一定要为他打开另一扇门。
-你很生气,因为玩具明明是你的却被拿走了,不过打人恐怕不是一种好的方式,你愿意跟我一起大声的喊出来吗:“那个玩具是我的,请你还给我!”。
-这件事情让你感到很委屈,看得出你做的一切都是想告诉大家你是被冤枉的,但是把教室弄乱,老师会理解为你委屈还是你愤怒呢?我们怎样表达能更容易让老师看见我们是被冤枉了呢?
-看得出你特别着急,是因为你担心他再不停下来,会挨批评。不过刚才你给他起了外号,那样他会信任你听你说,还是不信你想跟你对抗呢?要不要试试说:“快停下来,我很担心你”。
(4)解决情绪问题的能力
世界是循环的。水变成气,气集结成云,以雨的形式落下,流入江河湖海,再通过气的形式升腾。
生命是流动的。一代一代孕育,落叶归了根,腐烂成微生物,再滋润土壤给予植物养份,生成新芽长成茁壮,展叶、开花、结果,秋的到来,叶落再归于尘土。
人自身就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流动循环体。血液不断的带来养分带走垃圾,呼吸不断的纳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皮肤不断的褪掉死亡的细胞并分裂出新生细胞。
情绪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同样遵循着宇宙与世界万物的规律。任何人的情绪,都是需要流动、循环与代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