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 情绪循环图(摘自《智爱正面沟通家长课》课件)
如果我们把人心想象成一个容器,我们每天匆忙的上班,紧张担心着迟到被扣工资,一大早紧张、担心、忧虑就装进了这个容器;到了办公室发现有了新的工作任务,自己原本的计划被打乱,烦恼和厌恶装进了容器;午餐时发现去晚了,剩下的盒饭是那种被挤压的实在让人吃不下的样子,愤怒、恶心、无奈装 进了容器;好容易忙活到下班,一抬头办公室静悄悄,灯也熄了,大家走的时候都没有知会一声,顿时孤独、委屈和被抛弃感装了进去;去挤公交车,却被无数人踩了无数脚,鞋子上一片狼藉,一面是疼痛带来的无力感,一面是一天奔忙的疲惫感,再次装进了容器。
此时,这个容器其实已经非常满了,再往里装就有点难。
到家躺在床上,打算追个剧,可是翻来翻去都觉得没意思,只是想给自己装点快乐,怎么就那么难呢?算了,看一个娱乐节目吧,确实有笑点,但感觉自己有点皮笑肉不笑。吃点甜食吧,好一点了,但又担心自己不吃饭吃零食缺乏营养,吃点饭吧,看着外卖单子,没有一样能提起兴趣……
无论如何,纷纷扰扰的,这个容器似乎也装下了一些欢乐、舒适、满足,现在它好像更满了,入口处有点拥挤不堪。
接下来,邀请家人一起来看综艺,家人说“那有什么好看的,没意思”;只好独自看、独自笑,家里人说“你别这么笑了,跟精神病似的”。本想把装进容器的欢乐释放出来,与家人分享,没想到快乐没放出来,却又挤进了无数的委屈、孤独、气愤,容器真的装不下了,感觉如果不把出口使劲堵住,里边的各种情绪就会喷涌而出。于是只好尽力压抑,少说话,多沉浸在娱乐节目里,虽然脑海一片空白根本跟不上屏幕不断的变化,但至少,静止下来就能感受到平静。
就像塞满的衣柜,当我们的情绪容器装载的太满,我们就不得不把大门锁的紧紧的,因为哪怕一丁点缝隙,都可能让里边抑制不住的拥挤,爆破。
屋子门突然被推开,老婆走进来高声抱怨:“一回家就躺在床上,天天玩手机,你是死人哪?看不见孩子需要作业辅导啊?白天上班挣那点钱,晚上回来也不知道有点上进心。你看人家男人……”这一嗓子,又来了一波委屈、无奈、愤怒,它们在容器的门外叫嚣着,让把门打开,门内的那些汹涌的情绪听见,也躁动着,要把大门冲开。结果,因为容器里人头蹿动的太厉害,此起彼伏的各种喊叫咒骂,不仅大门被挤开了,容器的其它部位也被冲出了裂缝,大量的情绪汹涌而出,不可遏制。结果可想而知,一场大吵,破口大骂,砸东西,摔门而出,甚至可能动起手来,当爆破慢慢归于平静,又关上房门,独自舔舐伤口,和后续流淌出来的哀伤、无力共处。
事后,人总算有几天不那么躁动了,因为大量的情绪终于通过这一次爆破,排出来了。可是容器千疮百孔,如果不修复,就会每天时不时的露出点什么小脾气;如果修复,又没有足够的材料和力量,只能弄个胶带绑着,把所有的缝隙再关住,重新往里装情绪,装满、爆破。
这就是很多人的情绪现状。大家惯用的说辞是“我知道发脾气不好,我已经很忍耐了”,反而,越是忍耐,越是容易忽略了情绪的觉察、接纳、识别、连接和内化、出口。忍耐、憋着、不应该有,这些都只是一种压抑情绪的表现,无法让情绪真正的流动起来。如此一来,终究是阶段性的爆破,再修复,再爆破。
昨天有位妈妈跟我说:“我就是脾气不太好,总和孩子喊,劲儿上来了就打,可是我每一次都跟他们道歉,还要我怎样?”我问她:“如果一个人打你一巴掌,然后向你道歉,一次两次行,时间久了,会怎样?”
亲子之间的情感桥梁,就这样在一次一次假模假样的道歉中,崩塌了。我们的“我尽力了”,变成了孩子的“凭什么”!或许,父母们真的用尽全力去“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可是,“控制情绪”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从一开始,方向就错了,我们再怎么用尽全力,也只会背道而驰,和孩子渐行渐远。
知识需要学习,找对了方向,才不会南辕北辙。只可惜太多人以为,小时候就是这么长大的,不用学习,用老办法就行。可时代不同了,孩子的需求不同了,未来需要的人才也不同了。我们拿着几十年前的方法养育孩子,养出来的只能是适应现在环境的一代,如我们一般(甚至我们中的很多都已经对如此快捷的社会发展感受到无力感了)。
如果现在有一台时光机,我们以着现有的能力去到几十年以后,会是什么结果呢?父母的格局影响着家庭的规划,也很可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天花板。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看高望远,可是父母自己都局限于矮墙下的风景,不肯不断的向上攀爬,让孩子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
所以,父母的格局,父母对于情绪的认知与管理能力,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入口。一个孩子想要具备游刃有余的解决情绪问题的能力,与情绪长久的以着朋友的身份沟通,就需要父母们有着正确的情绪管理观念 ,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加固技能。
一个压抑情绪的父母,只能教导出一个压抑情绪的孩子,因为他们会不自觉的这样说:“别生气”、“没什么好难过的”、“哭什么,你应该表现的像男子汉一样无所畏惧”!
一个阶段性情绪爆炸的父母,孩子也只会阶段性的炸裂泄气。因为平时父母会说:“你要多忍让”、“你不该随便表现出有情绪”、“你得喜怒不言于色”,可是情绪决堤时,又会歇斯底里,情绪脑主导,理智脑早把自己说过的话晾在一边。甚至有些父母会说:“我就打你了怎么的?我是你老子,你奈我何?”
一个焦虑的父母,也很可能养育出一个焦虑的孩子。父母常说:“要是,可怎么办……”、“你可千万别,不然……”,这种引导不仅仅在情绪本身;人类大脑的理性脑,也会顺着这种反复考虑到不良后果的思路去思考问题,逐渐形成了自动化的思维通路,孩子自然而然也会有很多负面的表达,担忧永远多过踏出一步去尝试。
情绪管理的4步曲,在前三步完成以后,父母需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逐渐形成情绪觉察接纳、识别连接、内化出口的能力,从父母的提醒,变成孩子的自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具备了,父母就万事大吉,不必操心了。
当然情绪管理的能力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父母可能需要一个一个情绪的去引导孩子,当孩子越来越熟练头几种情绪的运作模式后,自然越往后,越能够举一反三,顺畅快速的形成更多情绪的内在管理机制。
因此孩子的情绪教育、社会情感教育十分重要。父母们从孩子一两岁开始,如果能够较早的、随着孩子各种情绪不断新增和丰富的过程中,逐一引导,孩子屏蔽压抑的情绪就会很少,自我的情绪出口很自然顺畅,性格上就更多的显示出乐观、积极、遇到问题不退缩、爱思考、情绪稳定等特征。
反之,如果一个孩子已经存在情绪管理不当、爱发脾气、不擅表达情感、冷漠、缺乏同理心、消极等情形,我们就需要逆路而行,重新评估孩子的多种情绪,各自存在于哪个卡点,然后逐个击破,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疗愈。当然,成年人也一样,而且成年人的情绪容器里,可能关住的东西更多,需要我们花更多时间经历去挖掘。
有一个六岁的男孩,总是喜欢搞破坏,看到陌生的孩子就去打,和身边大人玩一会就故意把对方提供的玩具摔坏。虽然他的早期认知问题不大,能够跟上学龄水平,可是孩子依然上不了小学。孩子在班级里太特殊,总会影响到其他孩子,不遵守学校规则,甚至脾气上来了会伤害到他人。
很明显,这个孩子的情绪表达大多与“怒”有关,破坏、摔打、对抗,但他常常是带着笑意去摔、去破坏的,这说明什么呢?首先,孩子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并不匹配,即“不和”,分别表达了两种意思,表情表达的是快乐,肢体表达的是愤怒。
一个人如果有了明显的两面派,又不是经过自己意识范畴指导的,那么我们在分析指导儿童偏差行为和心理辅导时,就要留意,这种不和造成了孩子自身的内耗,让他无法有足够的精力去关注于自己对外部世界的真实需要,也很难充分利用自己和外部世界连通的各种资源。
孩子的愤怒与欢乐不调和。愤怒要占据身体来表现自己,而快乐则占据表情来突显自己。那么真实的他自己呢?
当孩子被问及“此刻的感受”时,他说“开心”。对开心的觉察、接纳、识别、表达都有了。但是愤怒呢?无觉察、无识别,只有出口。可见接下来的工作路径,要从孩子的愤怒觉察与识别入手了。具体方法,在情绪管理的前三步,我们已经说明。
如果我们把这个案例再进一步假设:当孩子被问及情绪时,他说的是“愤怒”,而不是开心,我们怎么做呢?他能够觉察、识别和表达愤怒,却不能觉察、识别开心,那么我们的工作重点可能就要放在开心这种情绪上了。当然,孩子的肢体或表情的表达,可能存在不当之处,比如摔东西来表达愤怒,就会造成伤害的后果,因此即使他的愤怒表达没有卡住,我们也要引导他学习正向的表达方式,比如用语言说出来,或者紧紧的捏住拳头。
当我们不断的基于情绪管理4步曲中的前三步,带孩子反复训练和熟练与情绪做朋友的路径,我们就帮助孩子越来越有的放矢的进行各类情绪的举一反三,最终使孩子养成越来越强大的在情绪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不要满眼都是我学了什么然后教给孩子。情绪管理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榜样教育。父母们在学习之余,首先要看到自己是否为自己培养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才是孩子。如果只把教育的目标放在孩子身上,你会发现,孩子学习到的只是理论知识,在现实应用中,却还是与父母如出一辙。那么我们教出来的只能是如计算机般反馈指令的机器,而不是一个具备 自主意识和从思考到做的活生生的、有创造力的人。
出版社版本
教材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