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无意间失足落水,经历了一昼夜才被渔民救了上来,当时他七窍流血,还被其他僧人刁难,差一点就丢掉了性命。
在修养的时候,虚云法师一天晚上突然看到外面十分亮堂,房屋船只和水草树木的细节都十分清晰。
就这样到了第三天,他突然开悟,好像从梦中醒来一样,终成一代名师。
从扬州离开后,虚云法师再次寻访各地古庙,这次又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他在江浙一带参访了近十年,在佛理佛法上面也没有一丝阻碍,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修行。

感觉到了瓶颈之后,虚云法师又有了远行的念头。
他按照第一次北上的路线,一路辗转到了五台山,本想去终南山拜访老友,中途经过北京的时候,被一些俗事困住了手脚。
清廷的达官贵人对虚云法师十分推崇,不少人都想听他弘扬佛理,再加上义和团之乱爆发,波及到了京城附近,路途上一片混乱,他就顺水推舟的留下。
等到京城被围攻,虚云法师跟随一众显贵向西安奔逃,中间主持过息灾法会,为受灾的民众进行精神安慰。
但他不喜欢西安的纷杂,还是回到了之前终南山的住所,开始苦修。
从终南山下来后,虚云法师继续自己的皈依之路,在云南鸡足山获得了一家寺院,开始开单接众,完成了一直以来的夙愿。
同时,也激起了他建设寺庙,传播佛理的念头。

这个想法当然是好的,但是想要实践必须要有资金支持。
于是他就下南洋募捐,通过当地豪绅的捐款,获得了数目可观的钱财,先把鸡足山的寺庙建设了起来。
1918年,虚云法师接手了云栖寺的建设,但是天公不作美,一年之中发生了天灾。
重建任务一下子无法推进,直到1922年才正式动工,3年时间才初具规模。
这期间虚云法师还参与其他寺院的修复工作,包括兴福寺,松隐寺,太华寺,普贤寺等,操心了十余年时间,一刻也没有放松过。
1934年,虚云法师受邀赶往南华,花费10年时间重建南华寺,然后他又肩负起中兴云门的重任,再次花费了5年时间。
此时,老和尚已经110岁了。

可以说,虚云法师的后半生都花在了重建佛寺,传播佛教上面了。
他筚路蓝缕,从无到有建设寺庙,不辞辛劳的化缘募捐,以一己之力完成了难以想象的伟业。
完成云门寺的重建后,虚云法师已经没有精力继续下去了。
新中国成立后,他受邀赶往北京参加中国佛教协会的成立仪式,并作为发起人担任荣誉会长,成为我国佛教的一面旗帜。
1953年,虚云法师回到云门寺,在生命的最后时间依然不忘为佛教做贡献。
他号召僧众参加劳动,并且亲身实践,还让弟子编纂《云居山志》,帮助寺庙不断向前发展。
1959年10月13日,虚云法师在居所中圆寂,享年120岁。
他身上有了5支法脉的传承,一生留下无数传世经典,为佛法的传播做出辉煌业绩,受到世人的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