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蜂王浆是工蜂营养腺和上腭腺分泌物的混合物,在蜂群中,专门用于饲喂蜂王及蜜蜂小幼虫,含有少量激素。
蜂王浆对人体的作用一般认为是促进生长,延缓衰老,增强活力,预防疾病。蜂王浆适合成年人食用。虽然蜂王浆含激素量少,但作用较大,健康儿童不宜食用蜂王浆,体弱儿童可以服用,待体质改善后停止。
在现代育儿中有“一岁以内不要蜜”的说法,理由是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或者担心孩子嗜甜。对于培养幼儿饮食习惯来说,不喝蜜可以理解,但是对于对肉毒杆菌的担心,则大可不必。肉毒杆菌主要来源于饲料、蜂尸和蜜源(花),成人和大龄儿童食入肉毒杆菌芽孢无害。张中印说:“我自己的孩子刚生下来几天就喝蜂蜜水,《大蜜蜂家族》专题科教片记载了东南亚一些国家或地区,人们给小孩子喂蜂蜜祈福的传统。”现实中,儿童吃蜜不坏牙齿,不腹泻,不便秘,不易感冒,而且血红素会提高。
石蜜:“奇蜜”惹眼,真假难辨市场上除了常见的刺槐蜜、油菜蜜、枣花蜜、荆条蜜、椴树蜜、荔枝蜜等,石蜜、白蜜、玫瑰蜜、牡丹蜜、雪脂莲蜜等“稀罕物”的价格往往是普通蜂蜜的数倍。
这些蜜是否确有存在?
前不久,记者在郑州北闸口市场上目睹了一中年男子在流动摊位前售卖“石蜜”:石蜜外形像是石头,整体呈土黄色蜂窝状,里面还残留一些蜜蜂的尸体。卖家说这些产自深山里的天然石蜜,开采不易,每斤售价40元,一旁其“野生纯天然、清热解毒、化痰润肺、治疗伤风感冒咳嗽等诸多功效”的宣传甚是醒目。不少人掏钱尝鲜,生意非常红火。
经调查,市场上对石蜜的说法五花八门,也有称其“岩蜜”“崖蜜”的,价位从每斤四五十元到上千元不等。采集酿造的过程也没有统一,有的是由筑巢在岩洞中的野中华蜂所酿,有的则介绍是一种名为岩蜂的蜜蜂采集,有的则是由人工在峭壁上给蜜蜂装上“房子”后采集而来。
据张中印介绍,石蜜确有其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中曾经为蜂蜜做了一个区分:在高山岩石间采集的蜂蜜为石蜜,树木蜂巢中所采集的为木蜜,土中蜂巢所采集为土蜜,由家养蜂所生产的称为白蜜。这四种蜂蜜,以白蜜品质最佳。
在农村集市上或者城市街头上,会见到一些人背着一些藏在蛇皮袋中、自称为野生石蜜的固体物质售卖,有顾客购买就用刀砍一些。这些与蜂蜜没有一点关系,其实都是用白糖加碱、硫酸熬制成固体状或者蜂窝状的假货。有些人还会把蜂窝放在这些甜物质上,表明这是蜂蜜,也有些人在其上粘些绿苔之类,以此来吸引消费者购买。此“石蜜”非彼石蜜。
为街头商贩售卖的固体“石蜜”
现在,黄河以南山区石隙中有少量野生中蜂,云南有野生黑色大蜜蜂筑巢于悬崖下,所产皆为石蜜,但量极少,几乎无法形成商品蜂蜜,往往有价无市,千元难求。石蜜初产为液体,经过存放变为固体,质地柔软,铲、勺可取,无需刀砍,更不需要锤砸。
张中印特别说明,云南思茅地区野坝子蜂蜜结晶后较硬,能用绳索捆绑销售,全国仅此一例。
云南思茅地区野坝子蜂蜜
因此,石蜜仅是当前蜂蜜市场“炒作概念”的一个典型品种。比如有些消费者青睐玫瑰蜜、桃花蜜……期待其神奇的美容效果。但事实是,在自然生产条件下,这些根本形成不了商品蜂蜜。只有人工合成,才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在比如网上热卖的雪脂莲蜂蜜,听上去高、大、上,与雪莲只有一字之差,殊不知雪脂莲蜜实际上是苕子蜂蜜,苕子——一个种绿肥植物而已。
消费者应当理性消费,除了个别蜂蜜外,其它蜂蜜都是一种健康食品,长期坚持食用可以保健、养颜、长寿。